073从“心”沟通,用智慧化解争执
沟通是我们了解环境、了解世界的一种最基础的方式。大到一个企业,小到一个小组,甚至是两个陌生人之间都需要沟通。沟通不仅仅是说话,它比说话的内涵要丰富无数倍。一个手势、一个表情甚至是一个站位,都代表了很多含义,而且这些含义往往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在沟通的时候,我们要用“心”,而不仅仅是用嘴。通用电气公司原CEO杰克·韦尔奇说过这样一句话:“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可以说,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就是有效沟通,它比技能本身更重要。把下属叫到办公室不是沟通,粗暴的问话不是沟通。沟通是双向的,是一种积极的互动。
许多管理者在实际的企业生活中所扮演的,非但不是一个优秀的沟通者,反而是一个蹩脚的听众。他们没有耐心听别人把话说完,反而经常心不在焉,百无聊赖。这是对沟通的误解。沟通看起来没有直接的效果,但这是一种精神激励,一种团队气氛的打造。每个人的心灵都渴望被了解、被尊重。
IBM公司一直以来都认为,良好的沟通是能确保职工的认同感和忠诚的一种重要手段,能使员工感受到自己是公司的一员,而不只是依令行事的雇员。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自主意识。公司要求每一位管理者都要深入基层,去了解最基本的问题,包括员工的愿望、目标和不满,从而提高士气。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批评是必要的,但是公司也得确保批评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批评之后一定要提出解决办法,使员工能够改正,恢复自尊和重建信心。公司还建立了员工的陈述制度,使员工的声音可以直接传达到管理层。
民主的气氛,带来的不仅是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更是一种积极响应的态度。员工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自然会上下一心,为公司效命。
有句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而态度的传达,来自沟通。最可怕的不是有反对的声音,而是没有声音。没有交流,就意味着热情的熄灭,这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想”去交流,而是要将交流制度化、规范化,用行动表达自己渴望员工参与公司管理的态度。
074会激励、善批评,把庸才变干将
美国著名企业家玫琳·凯曾经说过:“绝不可只批评不表扬,这是我严格遵循的一个原则。你无论批评什么表现或者批评哪个人,也得找点值得表扬的事情留在批评后。这叫做‘先批评,再表扬’。”
“先批评,再表扬”既可以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不至于打击他的信心,还能使员工感受到领导者的重视,可谓一举三得。因此,这一招经常被管理者运用,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也深谙此道。
索尼公司是一家靠生产电子产品生存的企业,随身听是该公司的重要产品之一。一次,公司一批销往东南亚的随身听的外包装出了问题,并不影响内在质量。负责外包装的分公司赶紧更换包装、解决了问题,但盛田昭夫却不依不饶。
盛田昭夫把那家分公司的厂长叫到董事会议上,要求他陈述自己的错误。然后,在会议上他当着所有董事的面,严厉地批评这个厂长,并要求全公司以此为戒。这位厂长在索尼公司工作了几十年,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受到如此严厉的批评,他感到非常难堪,禁不住失声痛哭。在场的董事们都感觉盛田昭夫做得太过分了。
会议结束后,这位厂长垂丧着头走出会议室,他心里正考虑着准备提前退休。这时盛田昭夫的秘书走了过来,邀请他一块儿去喝酒。厂长哪里有心情喝酒,无奈之下,秘书只好拉着他去了酒吧。
厂长对秘书说:“我是被总公司抛弃的人,你怎么还这样看得起我。”
秘书说:“董事长一点也没有忘记你为公司做的贡献,今天的事情也是出于无奈。会后,他害怕你为这事伤心,特地让我请你喝酒。”
接着,秘书对厂长说了一些安慰的话,安抚了他极端不平衡的心态。喝完酒后,秘书送厂长回家,刚进家门,厂长的妻子就迎了上来,说:“亲爱的,你真是受总公司重视的人。”厂长觉得奇怪,这时妻子拿来一束鲜花和一张贺卡,说:“今天我们结婚20周年的纪念日,公司派人给我们送来了鲜花和贺卡。”厂长一听,恍然大悟,他整天忙着工作,早就把结婚纪念日忘在脑后。但是公司居然没有忘记,这让他备受感动。盛田昭夫的这一举动,使厂长心甘情愿为公司继续效力。
从盛田昭夫的做法中我们发现:批评、责骂乃至惩罚,并不是领导者的根本目的,最终的目的是教育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此,在批评员工之后,一定不要忘了给两颗“甜枣”,免得下属误以为你对他有成见,不喜欢他,对他感到失望。这样不仅能让下属受伤的心得到安慰,还能让他心服口服,虚心改正自己的错误,更加努力地为公司创造价值。
高明的管理者懂得在批评员工之后,及时用一两句温馨的话语安慰员工,或在事后向下属表示:我重视你、看你有前途,觉得你是可造之材,才会骂你。被斥责的下属,听了这样的话,必然能体会到领导“爱之深,责之切”的心理,从而发愤图强,努力工作。
075好员工不是管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
每个老板都希望自己有一大批好员工。阿里巴巴的马云喜欢“聪明而且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比尔·盖茨希望自己的员工“忠实、诚信、勤奋”。星巴克董事长舒尔茨青睐“拥有老板没有的专长和特质”的员工。沃尔玛创始人最看重具有“工作热情”的员工。而百度的李彦宏常常强调“员工长本事的速度,决定公司前途”。
好员工是哪里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我成长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好员工是夸奖出来的。
大家都说军队是执行力最强的组织,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队为什么涌现出那么多杰出的“员工”,除了别的因素之外,军队有一套激励人进取,激发人潜能的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夸奖。让战士受奖立功,把喜报寄回家。1962年,雷锋在日记中写道:回顾入伍两年来,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做出了一点成绩,部队党委就授予自己“模范共青团员”和“节约标兵”称号,并给记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正是部队不断地赞扬、奖赏,鼓舞了雷锋的向上之心、向善之行。
谁都会说学校是教育力最好的机构,学校会让人进步和成长。学校为什么能培育出那么多优秀的“员工”。除了别的条件之外,学校也有一套激励学生努力追求的办法,最近,读五年级的侄女回家兴奋地对我说:“叔叔,你看我得了一块金牌!”我一看,酷似一块运动员的奖牌,可以挂在脖子上那种,上边刻着“创新之星”。它是一种鼓舞,一个导向。
有些老板,总是抱怨员工素质低下,诉说找不到有用的人才。其实,你真心希望员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就会是什么样的人,具体办法就是夸奖。对新员工要夸奖他们的进步,对有缺点的员工,也要找出他的长处,去激励他们弥补不足,对于那些勤恳的员工,要及时肯定他们的努力。而对那些优秀的员工,更要给予相应的荣耀和奖赏。
韩非子在八经中说:“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美,使民荣之。”人活一口气,佛受一炷香。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有用,都需要被别人认可。我不反对惩罚,也必须要有惩罚,但应该重在夸奖,重在鼓励。
076既能善用人之长,又要善用人之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人之道,关键之一在于用人之长。因此,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优点,尽一切办法让员工把优点发挥出来,对于员工的缺点,可以忽视,不予计较。这样,员工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发挥。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任命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当时有人向林肯提出不同的意见,他们说格兰特嗜酒如命,难当大任。林肯说:“我倒想知道他喝的是什么牌子的酒,我想给别的将军也送上一两桶。”
林肯的意思很明白,将军的主要任务是打仗,能打胜仗的将军就应该得到重用,至于他爱喝酒,不是重大的缺点,没必要太在意。格兰特将军上任之后,美国南北战争发生了转折,北方军最后战胜了南方军。
身为管理者,应该向林肯学习,在用人时不要看人才有什么缺点,而要先看他能做什么。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发挥人的长处,才是组织的唯一目的。所以,不仅要容人之长,更要善用人之长,还要善于容人之短,甚至善用人之短。
唐时斋是清朝的一位将军,在他眼里,军营中的每个人都是可用之人,关键是使用得当。他让聋子跟随左右当侍者,可以避免军事机密泄露;他让哑巴送信,这样即使被敌人抓住了,除了搜出信,也问不出什么机密;他让瘸子守护炮台,因为他们能够坚守阵地,很难弃阵而逃;他发现瞎子听力特别好,于是让瞎子埋伏在阵地前,负责监听。
从唐时斋的用人之道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道理:如果将人的短处用在最合适的地方,短处也能变成长处,缺点也会变成优点。
在生产照相感光材料时,要在没有光线的暗室里操作。很多公司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去训练工人适应黑暗的环境,但美国柯达公司没有这么做,他们发现盲人可以在黑暗的环境里活动自如,于是对盲人稍加培训,让他们负责感光材料的生产工作,结果他们干出的活儿比正常人精细很多。
管理学中有句名言:只有无能的管理者,没有无用的人才。缺点之所以是缺点,关键在于管理者没有透过缺点,看到背后潜在的优点。缺点和优点是相对的,用人的时候不能只注重人才的长处,而忽略人才的短处。用人所长,毫无疑问是值得提倡的,但善用人短,化短为长,才是用人的最高境界。
077用切身利益拴住人才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同样,招聘人才容易,留住人才难。很多企业老板为人才流失急得抓耳挠腮,却不知原因何在。作为人才,他们最希望从企业得到什么呢?答案只有两个字:利益。如果企业不考虑员工的切身利益,不舍得用利益拴住人才,人才早晚会远走高飞。
赵先生是某医药公司的医药销售代表,由于个人能力出众,他进入公司不到三年,就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地区经理,然后又成为公司集团下属一家医药公司的常务副总,全盘主管公司的日常事务。赵先生不但能力出众,而且人品有目共睹。在工作期间,他重视以身作则,深得下属和客户的尊敬与信任。
老板非常器重赵先生,曾口头许诺,一定在年终大会上满足赵先生的年薪要求,赵先生也深信不疑。可是,年终大会上,公司并未满足赵先生的年薪要求。赵先生非常生气,他找老板理论,老板却用各种理由搪塞,为自己辩解。赵先生很无奈,只好愤然辞职,并且带走了很多稳定的老客户,对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人才首先是人,衣食住行,样样需要开支。如果公司舍不得用最切身的利益加以挽留,人才又怎会自降身价待在公司呢?
看到这个案例,不由得让人联想到美国国际电报电话公司的总裁哈罗德·杰尼,他非常重视留住公司的人才,而且他采取的策略很简单。通常他给优秀人才的薪水比同行高10%以上。当哈罗德·杰尼发现一位精明强干、富有激情的优秀人才时,他甚至愿意给对方很高的薪水,目的就是要留住人才,为己所用。哈罗德·杰尼认为,老板最愚蠢的行为,莫过于舍不得高薪留住人才,导致员工对薪水不满而另谋高就。
也许你会说,员工来企业只是为了金钱吗?不是,但赚钱是第一要素。特别是对于一个大学毕业不久或家境贫困的员工来说,他们打拼事业的最大目的就是赚钱,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用切身的利益拴住优秀的人才是明智的。
078权力下放,给下属自由发挥的空间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事必躬亲、独揽一切。因此,必须学会适时地把权力下放给下属。但是有些管理者把权力下放给下属之后,又担心下属不能把工作做好,于是想方设法去过问、去干涉。殊不知,这样做犯了授权大忌。明智的管理者会充分信任下属,给下属自由发挥的空间。
北欧航空公司存在一些陈规陋习,公司董事长卡尔松先生通过权力下放,给部下充分的信任和活动自由,很好地实现了改革,振兴了公司。
一开始,卡尔松的目标是让北欧航空公司成为欧洲最准时的航空公司。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到处寻找合适的人来负责此事,最后聘请了一位知名的管理顾问。卡尔松对他说:“你能告诉我,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公司成为北欧最准时的航空公司吗?”管理顾问说:“容我思考一周。”
一周后,管理顾问告诉卡尔松:“我可以帮你的公司成为北欧最准时的航空公司,但我可能要花6个月时间,还可能花掉你160万美元。”
卡尔松说:“太好了,请继续说下去。”因为他估计要花800万美元的代价,管理顾问说:“我这里有一份报告,详细说明了方案操作的问题。”
卡尔松说:“不必汇报了,你放手去做好了。”
大约四个半月后,管理顾问给了卡尔松这几个月来的成绩报告,这个时候公司已经成为北欧最准时的航空公司。但管理顾问还告诉卡尔松一个好消息:他帮公司节省了160万美元经费中的60万美元,总共只花了100万美元。
管理者在权力下放之后,对下属保持信任,给下属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利于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还有利于改善双方之间的关系,从而营造合作共事的和谐氛围。通过授权,不仅可以让下属拥有一定的权力和自由,而且也分担了相应的责任,从而调动下属的工作主动性。
079用好企业中的“二流人才”
在某地的人才招聘会上,一家美国公司北京分公司居然打出“北大、清华毕业生一概不收”的告示,他们的理由是:公司只需要“二流人才”。尽管这种举动引起了颇多争议,但在招聘会中,二流人才受欢迎的现象并不少见。
所谓的“一流”、“二流”,主要是针对人才毕业的学府、学历而言的。按理说,毕业于清华、北大等高学府的人才,应该成为企业的“抢手货”,可为什么很多用人单位宁可要“二流人才”,也不要“一流人才”呢?其实,原因有这样几个:
第一,企业的用人标准已经不讲究毕业的院校、学历、籍贯、年龄,而主要看人才的能力。毕业于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的学生,不一定就有真才实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一流人才要求的待遇相对较高,而同样的待遇,一流的人才觉得是理所应得的,而二流人才会感到备受重视,进而努力工作。
第三,二流人才充满潜力,稍加培养,有可能成为一流的人才。再者,谦卑、踏实、努力,否则不免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四,一流人才企业不敢要,因为“庙小留不住人”。
综合上述原因,很多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宁要二流人才,不要一流人才。事实上,这种现象在美国也有表现,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渴望得到哈佛大学毕业的人才。因为哈佛毕业的人才价码太高,鉴于用人成本的考虑,企业更希望用“经济适用”的二流人才。因为有些工作,大专生、本科生就能胜任,如果硬要使用一流人才,那不是大材小用、浪费成本吗?
080处处设防会损害人才的积极性
员工是企业的财富,是为企业创造财富的生力军。但遗憾的是,有些管理者却把员工当成“贼”一样防着,防什么呢?防止员工偷窃公司的财物、重要信息;防止员工上班偷懒,不认真干活;防止员工上班迟到、下班早退,等等。怎么防呢?动用高科技——监控摄像头,全天候24小时无死角监控。试问,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员工能身心放松吗?在这样的企业上班,员工会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吗?
成都一家通信公司的管理者,为了提高公司的业绩,防止员工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他们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具体怎么做的呢?
公司不惜成本,高价购买现代监控设备,在办公室里安装了8个摄像头。从各个方位对员工的一举一动进行监控,员工有任何开小差的行为,都能从摄像头中清楚地发现,更甭说员工上班迟到和早退了。
工作压力原本就很大的员工,见公司采取这种方式管理,一个个义愤填膺,他们认为公司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和自由权,要求公司停止这种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但是公司管理者对员工的不满置之不理。
刚开始一段时间,的确有了明显的收效。员工迟到、早退的现象减少了,也没有员工在工作时开小差。大家看起来都在认真工作,但是工作效率却没有明显的提升。因为公司可以管束员工的身体,却管不住员工的心与精神,员工的心思不在工作上,摄像头能监控到吗?
更严重的是,几个月后,公司的十几个技术骨干集体跳槽到另一家公司。这时公司管理者才慌了神,立即拆除了摄像头,但为时已晚,因为这个不明智的举动已经造成了公司人才流失。
员工不是罪犯,不应该被监控;员工不是家贼,不应该被防备。如果管理者处处设防,表现得极不信任员工,那么将伤害员工的自尊和感情,很容易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因为管人不是办法,最重要的是“管心”,只有正确地管心才能赢得人心,才能让员工自觉地遵守公司的制度,认真地对待工作。所以,千万不要把权力当武器,不要把员工当小偷。
081帮新员工获得团队归宿感
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不断迎来新鲜的血液——新员工。新员工进入公司之后,面临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事、陌生的公司制度和企业文化,怎样才能快速融入进来、获得归属感呢?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要做些什么呢?
盛大游戏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朱继盛说:“在我看来,培养新人的团队归属感,核心思想只有一点:给每一个员工以机会,帮助他找到自己的舞台,施展他自己的才华。”朱继盛认为,一个人只有找到了自己的舞台,他才会觉得心安,他才能获得满足感,这是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
换言之,管理者要善于发掘新员工的专长,给他提供发挥专长的机会。这就要求给员工安排符合他兴趣爱好、优势特长的工作内容。如果新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对其他项目比较感兴趣,而那个项目也恰好需要人,管理者就可以将他安排到那个项目上去,让新员工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上发挥聪明才智,这样有利于他获得成就感。
北京某公司副总胡先生说:“无论你现在是何年龄、何阶层、何职位,一定都曾当过职场‘新人’。想想自己第一天进入公司的心情,是兴奋、惶恐、不安,还是自信满满呢?或许都有一些吧!对于新员工的团队归属感建设,首先必须给他安全感,让他感觉自己受到了大家的照顾和重视,这样他才会觉得安心。”
怎样才能让员工获得照顾和重视呢?胡先生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在新人进入公司时,给他安排一个资深员工担任他的“师父”,让他带着他来适应公司的环境,了解公司的制度、考核、企业文化,一步步带领新人走进他所属的团队。
在工作过程中,新人遇到任何不懂的问题,都可以向“师父”请教,师父针对“徒弟”不懂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惑与辅导,甚至教他如何在团队中与他人相处,如何求同存异,如何发挥自己的战斗力,让“徒弟”感受到整个团队带给他的支持与鼓励。这样,“徒弟”就会渐渐对团队产生依赖,最终激发出他对团队的归属感。
082不能把资历同能力画等号
管理者在用人时,要特别注意一点:不能把资历同能力画等号。在企业内部,要克服只看资历、不问能力的论资排辈的做法。因为资历只是年限和实践经验的一种反应,并不代表能力。因此,千万不要认为资历越高,经验就越丰富,能力就越强。
有一个机构曾对古今中外的1249名杰出科学家及他们的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发现他们大部分年龄在25岁到45岁之间。还有人统计了301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发现35岁到45岁的获奖者占40%。由此可见,年龄不是衡量人才能力的唯一指标,因此,绝不能把资历与能力画等号。
1970年,麦当劳快餐进入法国,并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平均每半个月就新开设一家分店。在这种情况下,用人量大增,为了解决企业用人问题,麦当劳公司在招聘人才方面不拘一格,只要有能力,公司就会给他们合适的位置。
在招聘的人员中,既有刚毕业的年轻人,也有在其他地方工作过、具有一定经验的中年人。所有通过考核的求职者,均要在餐厅里实习,以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让他们看一看工作环境与自己的意愿是否一致;经过三天的实习,公司会与求职者进行第二次面试,再确定是否录用。
进入麦当劳之后,无论你以前从事何种工作,必须当4~6个月的实习助理,以熟悉各部门的业务。然后,才有机会升为二级助理,再升为一级助理,即成为经理的左膀右臂。进入麦当劳的新人,大概经过2~3年就可以成为快餐店的经理。在麦当劳,有能力才有晋升的空间,文凭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同样是初出茅庐,诸葛亮能一鸣惊人,赵括只晓得纸上谈兵。可见,资历与能力不能画等号,有些资历浅的人,有雄才大略;有些资历深的人,却是货真价实的庸才。因此,不要用资历去评判人才。
083感情投资比物质刺激更有效
有些企业领导者认为,在这个利欲熏心的社会,谈什么感情、道德啊,这些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根本就不值得为之花费心思。有些管理者则认为,感情投资是虚幻的东西,没有切实的回报,也达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你也这么想,那么是时候改变一下了。
感情投资虽然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受得到。感情投资也许不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它能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随着你感情投资越来越多,员工会加倍地回报你,这种回报表现为信服你、敬重你、乐意听从你的安排,愿意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为公司创造效益。这样一来,你所得到的回报将是不可估量的。
唐太宗李世民就懂得善用感情投资,笼络人心。开国功臣李勣,原名徐世勣,是第一个被赐“国姓”的人。对于这样的重臣,李世民自然忽视不得。
有一次,李勣得了急病。御医开的处方上,有“胡须灰可以救治”这些字。李世民毫不犹豫地剪下自己的胡须送给李勣,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因此,他们不剃发,不剪须。而皇帝是龙体,身上的任何一根毛发都珍贵无比。因此,李世民的举动把李勣感动得热泪长流,叩头以至于流血,以表达感激之情。李世民却说:“这都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你个人,这有什么可谢的!”
房玄龄也是李世民最为倚重的一位大臣,在朝中长期担任宰相。他对唐朝开国时的制度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做过重大的贡献。当房玄龄生病时,李世民为了了解病情,方便探视,竟然命人将皇宫的围墙凿开,以便直接到达房玄龄的家。此外,李世民每天还派人前去问候房玄龄,并派名医为他治疗,让御膳房给他准备三餐。当听到房玄龄的病情有所减轻时,李世民便喜上眉梢,而当他听说房玄龄的病情加重时,马上愁云满面。在房玄龄弥留之际,李世民来到病榻前,与他握手话别,泣不成声。
李世民的做法充满了真情实感,怎能不让李勣、房玄龄等重臣感动,怎能不令他们披肝沥胆地为之效命?可以说,李世民的做法是管理的至高境界,对今天企业管理有非常好的借鉴价值。
感情是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心灵桥梁。聪明的领导者都注重感情投资,他们深知这对企业长远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你要牢记:“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你更要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你的感情投资之下,员工一定会被你感染,从而对你充满敬意,这样你的管理将会变得十分简单,你在管理上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都会大大减少。与此同时,公司所获得的利益,也将源源不断。
084重视那些出身贫穷的员工
在很多企业中,都有一些出身贫穷的员工,对于这些员工,管理者应该关注他们、关心他们。因为通常来说,贫穷的人面临的困难会相对较多,如果企业对他们予以关注,及时给他们帮助,使他们感受到公司的温暖和重视,从而深深赢得他们的心。在往后的日子里,他们定能用心地为公司付出。
老干妈麻辣酱的创始人陶华碧,在经营和管理公司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关爱员工,尤其是那些出身贫穷的员工。公司里有一名来自农村的厨师,他的父母早丧,家里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弟。可是他特别爱喝酒,而且爱抽烟。每个月的工资1000多元,几乎都被他花掉了。
陶华碧得知这一情况后,对这个厨师很是担心。一天下班后,她把这个厨师请到酒桌上,像母亲对孩子一样,和蔼可亲地说:“孩子,今天你想喝什么酒,想喝多少酒我都满足你。但是从明天开始,你要戒烟戒酒。因为,家里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弟需要读书,需要你照顾,千万别让他们像我一样大字不识一个。”
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触动了这个厨师的内心,厨师当即表示一定会戒烟戒酒。但是陶华碧放心不下,她要求那位厨师每个月只留200元的零花钱,剩余的钱由她代为保管。等到其弟弟上学要用钱时,陶华碧再把钱给他……在陶华碧的关怀下,员工充满激情地对待工作,使公司不断地发展壮大。
为什么要强调重视那些出身贫穷的员工呢?因为相对而言,出身贫穷的员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会更多,他们更需要关爱。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如果管理者能够给予重视和帮助,那么无异于雪中送炭。而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予以帮助,可以极大地温暖人心,感动人心。所以,管理者应该重视那些出身贫穷的员工。
085任用比自己强的人
奥美广告公司总裁大卫·奥格威曾说过:“如果你永远都起用比你水平低的人,那么你必将成为弱者。”他用这句话告诫下属:用人时不要嫉贤妒能,而要敢于任用比自己强的人才,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做大做强。
有一次在公司董事会上,奥格威在每位董事的桌前放了一个玩具娃娃。董事们都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他解释道:“每个娃娃都代表你们自己,大家不妨打开看看。”董事们打开玩具娃娃,惊讶地发现里面还有一个小的玩具娃娃;再打开它,里面还有一个更小的玩具娃娃。就这样一层层地打开,到最后娃娃里放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如果领导者永远都只起用比自己水平低的人,那我们的公司将一步步沦为侏儒公司;如果我们都有胆量和气度任用比自己更强的人,那我们就能成为巨人公司。”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曾经说过你:“你可以把我的工厂、设备、资金全部夺去,只要保留我的组织和人员,几年后我仍将是钢铁大王。”在他逝世后,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了这样一段文字:“这里安葬着一个人,他最擅长把那些强过自己的人,组织到为他服务的管理机构之中。”卡内基是一个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的商人,但是他在用人上却有极高的觉悟和极大的胸怀,这不得不让人敬佩。作为企业的一名领导者,你是否也该向卡内基学习呢?
在现实中,很多领导者宁愿用顺从听话的“中不溜”,也不用能力出众的强人,其实根本原因是心胸不够宽广,很大程度上是虚荣心、错误的面子观在作怪。在他们看来,任用能力太强的下属,自己的威信会受到挑战,自己的能力会被衬托得更加不足。殊不知,这样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
老板只有真正做到大胆用人,给员工干实事的机会,给他们舞台,给他们位置,才能把优秀人才聚集在身边,共谋大业。
086每个人都与众不同,对下属区别对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不足,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用人的关键在于区别对待,扬长避短。所谓区别对待,就是指根据员工的长处、性格、兴趣等,有所区别地使用他们、激励他们,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1)根据员工的长处分配工作
对一个公司而言,人力资源是相当有限的。因此,管理者要充分发挥人才的长处,而不要埋没人才。为此,管理者要做的是根据员工的长处分配工作。
在楚汉争霸时期,刘邦手下有三个帮手,分别是萧何、张良、韩信,在后来的征战中,刘邦根据他们的优势分配任务,他让萧何负责粮草等后备物资的筹划、运输工作,让张良做帐下的重要谋士,拜韩信为大将军,专门带兵打仗。最后,刘邦依靠这三个帮手,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由此可见,根据员工的长处分配事务,才能充分利用他们各自的优势,推动企业的发展。
(2)根据员工的性格来管理他们
不同的人性格特征是不同的,管理者应该充分了解员工的性格,巧妙地运用它,使之能够既显其能,又避其短,这样才能达到最高的管理境界。
心理学家把人的性格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不同性格的员工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不同,所适合的工作也不同。比如,胆汁质的员工精力旺盛、性格刚强,但是缺点是粗心大意,不留意细节,因此,他们适合创新性的工作;多血质的员工性情活跃、反应敏捷、善于交际,对他们可以采取目标管理的方式,给他们设定目标和任务,让他们自行选择方法去执行;黏液质的员工比较安静、忍耐力较强、性格坚定,他们喜欢实事求是,因此,可以适合把他们安排在持久性强的工作岗位上;抑郁质的员工性情孤僻、细心敏感,对他们可以采取过程管理方式,给他们的任务略超过他们的能力,使他们体验到成功,从而获得信心。
(3)根据员工的兴趣来任用他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带给人欲望和动机,使人精力高度集中,激活饱满的工作热情,从而发挥出全部的才能。因此,在平时的接触过程中,管理者应试着了解员工的兴趣,尽可能给员工安排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工作,这样一来,员工往往能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
(4)巧妙利用具有“偏才”的员工
所谓“偏才”,指的是某些特别的才能、优势、技能。如果管理者能够发现员工身上的偏才,予以重用,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水浒中的时迁,纯粹是一个偷鸡摸狗的混子,但是他有突出的特长——轻功很好,飞檐走壁,人称“鼓上骚”。在他上梁山之后,他的长处也派上了大用场。每当有重大军事行动时,他都担负着窃听情报的工作。由此可见,善于发现并巧妙利用员工当中的“偏才”,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087评估下属不能感情用事
如果你问管理者:“下属是否喜欢被评估?”大多数管理者的第一反应是“不”。的确,在管理者看来,评估是一种相当细致的工作,尤其是当评估涉及到员工利益的时候,更容易使下属产生压力。
但实际上,管理者担心评估给员工带去压力,因为只要评估客观公正,下属不一定会畏惧,不一定会对管理者产生成见。相反,他们甚至可能还会欢迎管理者的评估,因为通过正确的评估,下属可以全面充分地认识到优势与不足,认清自己对工作的贡献,重新确立自己的工作责任。
苏先生是某企业的老板,每个季度他都要费尽心思地对员工做绩效考评,评估员工在这一季度中的表现。绩效考评的表格中标明了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合作态度等情况,员工的表现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优秀、良好、一般、及格和不及格。
拿前一次评估来说,除了小胡和小赵之外,其他员工都完成了本职工作。鉴于员工小胡和小赵是新员工,来公司不到三个月,而且工作量又偏多,因此苏先生给他们也打了“优秀”。
鉴于员工小陈曾经对苏先生的一个决策提出过反对意见,让他觉得没面子,他在“合作态度”一栏上记为“一般”。员工小刘家庭比较困难,苏先生就有意识地提高对他的评价,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刘多拿绩效工资,暗中帮小刘一把。
此外,员工小王的工作质量不好,刚刚到及格的标准,但是鉴于小王平时工作态度不错,为了避免小王难堪,苏先生把他的评价提到“良好”。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苏先生的评价中掺杂了太多的主观色彩,对家庭贫困的员工有同情心,对曾反对过自己的员工有成见,对工作态度好但工作绩效一般的员工有偏袒,这样的评估显然有违客观公正的原则,又有多少实际意义呢?值得我们去思考。
身为老板,不能总是做老好人,对于员工存在的问题不敢指出来,对员工不足之处不好意思提出意见,这样最终坑害的是自己,也无法帮助员工提高自身素质。更重要的是,如果有失公正的评估使员工产生不满,还会造成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比如,上文的苏先生因为员工曾提出反对意见,就心怀芥蒂,做出了不公正的评价,这对员工正确面对工作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在评估下属时一定不要感情用事,而要避免以下3个问题:
(1)眼里只有员工的错误,却没有员工的成果
无论多么出色的人才,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但是管理者在评估员工业绩的时候,往往更容易关注员工的缺点和不足,而忽略员工的工作成果。针对这种情况,建议管理者在评估员工时不要把评估当成纠错,而要全面客观地评估员工。
(2)用个人感觉代替评估标准
管理者经常会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带入评估过程中,这一点从他们的言语上就已经表现出来,比如,他们常说“我感觉”、“我认为”、“按我的经验”……问题是,评估有特定的标准,而且标准必须具体、可考量,而不应该单凭管理者的感觉来评估。否则,还有什么公正可言?
(3)只看到下属近期的成果
有些员工在考评之前积极工作,干出了一定的业绩。如果管理者只看下属近期的工作成果,那么做出来的评估一定是有失公允的。对于这种情况,管理者应该注意,不要只看员工近期的表现,而要看员工在整个考评期限内的表现。
088别将工作掺入过多的友谊
中国人向来讲究人情味,讲究哥们儿感情,不少老板喜欢把人情味、友谊带入工作,管理方式稍有不慎就可能把公司搅得不得安宁,最后朋友之间撕破脸,搞得大家都不愉快。这种情况在很多中小企业很常见,企业管理者习惯于人情化管理,大家在一起称兄道弟,有时候甚至连起码的规矩都忘了。这一点在汉高祖刘邦身上表现很明显。
刘邦在打天下的时候,靠的就是哥们儿义气,每次在打胜仗之后就大宴功臣,和一帮出生入死的兄弟喝得大醉而归。有一次,谋士张良劝谏刘邦,自古以来草莽英雄打天下,文臣谋士治理国家,因此,应该讲究规矩,要把君王和下属划开基本的界限,千万不能扫了君王的威严,坏了朝纲。后来刘邦听从了张良的意见,有意识地避免将哥们儿义气带入公事上,开始按规矩办事了。
柳传志有个朋友兼同事,他们的关系非常要好。早年,他们经常蹬着自行车,一起上下班,一起谈论国家大事,嬉笑怒骂,无话不说。后来,他们一起创业,私底下他们的关系很好,但是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柳传志发现他没有以企业利益为重,于是降了他的职,再后来,他离开了联想。虽然这件事让柳传志比较难过,但是他知道为了企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原则,而不能把友谊掺入到工作中来。
朋友归朋友,工作归工作,两者绝不能混为一谈。试想一下,你和关系很好的员工一起喝酒,他搂着你的腰、拍着你的肩,这没有关系,但若第二天他上班迟到了,你就应该指出他的错;今天你孩子满月,和你关系很好的下属来送礼,但是明天回到公司,他多报了500元的开支,你就必须指出来。因为公司的规矩和风气,绝不能被友谊破坏了。在这方面,杰克·韦尔奇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在回忆录中提到一个故事:韦尔奇的副总跟别人说,一天晚上,韦尔奇请他吃饭,并且非常热心地替他夹菜,还替他斟酒,走的时候还跟他热情地拥抱,但是三天之后,韦尔奇下达人事命令,撤销了他的副总职务——原因是他违反了公司的制度。
杰克·韦尔奇的案例说明,管理者就要像管理者,必须把工作关系和朋友关系分清楚,绝不能把私人感情混入工作中……管理者可以请员工吃饭,可以替员工夹菜、倒酒,但是如果员工影响了公司发展,他就必须离开。
089对下属要讲原则更要讲人情味
在企业管理中,有些管理者按原则办事,却显得没有人情味。有些管理者表现得很有人情味,却放弃了很多原则,使企业内部失去了规矩。如何才能做到既讲原则,又不失人情味呢?这是每一位管理者都应该去思考的课题。
西洛斯·梅考克是美国国际农机公司创始人,也是世界第一部收割机的发明者,被称为企业界的全才。在几十年的经营生涯中,虽几经起落,历经沧桑,但他总能凭借过人的能力,在遭遇挫折之后赢得成功。
在管理公司方面,他有着左右员工命运的权力,但他从来不滥用职权。相反,他懂得为员工着想,既坚持用制度管理公司,又不伤员工的感情。
有一次,公司一位老员工违反了工作制度——酗酒闹事,迟到早退。按照公司的管理制度,他应该受到开除的处分。当管理人员做出这一决定之后,梅考克很快就批准了。
决定公布之后,那位老员工火冒三丈,大叫委屈,他对梅考克说:“公司当年债务累累时,是我和你共患难,三个月没发工资,我毫无怨言,今天我犯了一点错误,你就开除我,真的是一点情义都不讲啊!”
梅考克平静地听完老员工的诉说,答道:“这里是公司,公司就要讲规矩。这不是你我两人的私事,我只能按规矩办事,谁都没有例外。”
随后,梅考克了解到那位老员工之所以酗酒闹事、迟到早退,是因为他的妻子去世了,他不得不照顾两个孩子,而其中一个孩子跌断了一条腿,另一个因吃不到母乳整天哭个不停。老员工心烦意乱,极度痛苦,于是借酒消愁,结果误了上班。
得知这一情况之后,梅考克懊恼不已,他立即安慰老员工:“你现在什么也不要想,赶紧在家照顾孩子。你不是把我当朋友吗?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走上绝路的。”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钞票塞给了老员工,并嘱咐道:“回去安心照顾孩子吧,不用担心你的工作。”
听梅考克的话后,老员工喜出望外:“你想撤销开除我的命令吗?”
没想到梅考克说:“不,我不希望破坏制度,我相信你也不希望我破坏制度,对吗?”后来,梅考克让这个老员工在他的一家农场当管家,并给他更高的薪酬。
梅考克在处理老员工违反制度的事件时,既坚持了按原则办事,又充分表现了自己的人情味,这是非常可贵的。作为一名管理者,你也应该学会处理这种两难事件。在平时工作中,要注重人情味,给员工家庭般的温暖,以抚慰员工的心灵。
不过,当员工违反了制度时,必须坚持按原则办事,按制度行事,这样才能服众,才能维护制度的威严。当然,在按制度规定处理员工之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员工一些安慰或帮助,以抚慰员工受伤的心,让他知道你处理他并非针对他,而是针对他所犯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