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社科心理 >使你痛苦的,必将让你强大 > 第五章 带着负荷去翱翔,你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第五章 带着负荷去翱翔,你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作者:谢国计   |  字数:11971  |  更新时间:2015-03-12 11:00:04  |  分类:

社科心理

我们常常说轻装上阵,可是在人生的道路上,一个人不可能毫无压力地生活下去,而且也的确需要一点压力和负担,因为只有负担和压力才能让我们更加意识到生活的责任,才能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强大。实际上一个有负重的人往往才能走得更远,一个有负担的人才能够飞得更高,因为负重和压力会让他不断想办法突破自己,会让他努力去提升自己,这些负重就是最好的动力。

1没有压力的生活,只能让你变得毫无斗志

众所周知,蒸汽机依靠压力才能产生动力,其实人也是如此。有些人总是想着去挣大钱,去开办公司,去想办法投资,争取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而有些人却每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打发时间,要么就在办公室里消磨时光。他们对任何事都提不起任何兴趣,总是显得斗志全无,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没有特别大的动力和欲望。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生活压力,觉得自己的条件还过得去,认为现在的生活还算不错,他们也并不想让自己有什么负担,不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太难受,更喜欢安逸一些,对任何事物也表现得很冷淡,缺乏责任心和斗志。

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他们或许背负沉重的家庭负担,或许一直担心自己的生活,担心自己的家人会吃苦,担心自己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总是背负着负担和压力,总是逼迫自己不断强大。正因为如此,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总是表现得动力十足,侵略性十足,无论做什么,都会竭尽全力去做最好。

实际上很多职场人士会抱怨自己工作强度大,工作压力大,这也的确成为了人们亚健康的罪魁祸首,但是最新的调查表明,那些工作压力大的人最后反而成为了公司里成就最高的人,他们的薪资和职位都要比其他人高一些。而且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氛围让他们的工作效率更高、工作状态更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工作压力能够激发人的大脑潜力,增强记忆力和智力,从而提高生产力和工作效率。

中国有句古话:“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一个人如果具有忧患意识,总是带着压力去生活,总是能够感觉到生活的困难和压迫感,那么他就能够不断鞭策自己保持警惕,保持旺盛的斗志,并随时做好战斗准备,这样一来,他的生存机会更大,竞争能力会更强。而长时间处于安乐的无压力的状态下,个人的意志力、竞争意识都会被磨灭掉,这样就会失去斗志,从而降低个人的防范能力和竞争力,最终很可能会被淘汰。

诺基亚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手机公司,它长期占据着世界手机市场的最大份额,在巅峰期的营业额一度达到了惊人的1700亿美元,但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手机帝国,到最后却陷入困境,濒临破产。在2013年,诺基亚竟然以区区的72亿美元将自己的手机业务贱卖给微软公司,这桩联姻实际上已经让诺基亚损失惨重了。

而关于造成诺基亚公司衰弱的原因,有人说是因为诺基亚故步自封,不肯屈就于市场和消费心理的变化,坚持设计附带外接键盘的手机,结果失去了智能手机发展的最大优势。还有人认为是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和谷歌的安卓系统击败了它,毕竟这两家公司都有自己相对成熟的操作系统,这对智能机来说是一个必需品,因为操作系统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多的消费体验。而诺基亚的操作系统相对落后,而且不是自己的,这是它最致命的弱点。

但是就当时的生存思维来说,诺基亚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太过轻敌,太过于放松自己。事实上当时它在手机市场上一骑绝尘,根本找不到什么对手,而且它每年发布的新产品都会受到客户欢迎。这样一来,诺基亚就慢慢丧失了最基本的竞争意识,它所想的只是维持自己的领导者地位,而不是继续提高自己。

实际上这种发展思维也影响了公司的企业文化,据说在公司发展的辉煌期,员工们的工作比较轻松,尽管他们依旧保质保量地工作,可事实上那种氛围是非常轻松惬意的,完全感受不到任何压力。这和后来崛起的苹果公司完全不同,苹果公司在乔布斯的带领下,始终在一种高压状态下工作,这也是为什么乔布斯要苛刻要求自己、要求员工的原因,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放慢脚步,没有了压力,那么整个公司就会陷入止步不前的状态,然后被其他对手淘汰。

诺基亚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许是它太过强大了,也许是它的自傲心理开始膨胀,也许是它根本就没有预料到智能手机发展的趋势,以至于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迅速陨落,到了现在也难以翻身。

这个世界总是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为了保证自己不被淘汰,确保自己拥有更大的竞争力,每个人都需要承受更多的压力,需要保持竞争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才能借此帮助自己获得发展和进步。如果每个人都耽于享乐,都安于现状,毫无压力地活着,那么最终很可能会失去斗争意识,会失去生活的基本竞争能力,到最后很容易会因此而失去生存的机会。

就像美国的黄石公园一样,当时里面野狼成群,政府为了保护里面的鹿,于是雇用猎人消灭狼群,结果当狼群消失之后,鹿群也迅速消失,因为没有了狼群的威胁后,鹿的生存没有了任何压力,于是变得更加懒散,身体素质也不断下降,免疫力开始降低,最终增加了死亡率。后来政府只好重新将狼群引进来,这时候鹿群重新恢复了生机和活力,狼与鹿之间也恢复了生态平衡。

所以说每个人都需要压力,都需要背负压力来生活,因为生活始终是向前发展和变化的,也处于激烈竞争的环境当中。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危机意识,必须有充足的竞争意识,要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这样才能引导我们不断变大变强,才能让我们更有生命力和活力。如果你觉得生活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你总是用最放松的态度来面对生活,那么最后我们一定会成为“优胜劣汰”这一法则的牺牲品。

2种子因为压力才会破土而出,人因为有压力才能奋勇前行

在自然界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一些奇怪的自然现象,那些裸露在地表或者没有泥土覆盖的种子,虽然比较轻松自在,但是成活率却很低,而那些被压在泥土之下的种子,尽管压力重重,却总能够钻出地表。尤其是那些被压在石头底下的种子,最后反而会更加茁壮地成长起来。

在太平洋的小岛上有一种大乌龟,它虽然力大无比,但是爬行的速度并不快,可是当人类将笨重的石头放在乌龟的龟壳上时,由于急于摆脱困扰,它会加速爬行,速度要比平时快上两倍。科学家认为乌龟平时生活在没有天敌和压力的生活当中,根本就没有必要爬得更快,因此养成了慢条斯理的习惯,可是一旦身上有了压力,它们会迅速做出反应,本能地提高自己的速度。

压力才是动力,就像是弹簧一样,当弹簧被压得很低时,它最后的反弹力也一定会很大。就像人需要压力,一个人承受了更多的压力之后,他被激发出来的力量往往更大,能够获得的动能也会更大。很多人认为压力就是阻力,认为压力会阻止我们顺利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可事实上,压力才是生活的动力系统,尤其是生活的道路那么艰辛,成功的路程遥远曲折,如果没有更多的压力来压迫我们的话,那么是难以顺利到达终点站的。

唐僧带着徒弟去西天取经,实际上孙悟空完全可以一个人担此重任,没有必要千辛万苦步行到达西天。但实际上正是因为要经受磨难和考验,要经受各种各样的压力,取到的经书才更有价值和意义。而且这种压力能够激发人的动力,能够让人不畏艰险,继续前行,而这恰恰是唐僧四人的取经的真谛。

心理学家认为人都是有惰性的,当人觉得奋斗的道路一帆风顺时,往往就会停下来驻足观望,最终反而难以走得更远。而当生活中存在压力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有什么威胁或者阻力在阻止我们前进,这样个人的意志力和成功的欲望反而会不断被激发出来。这个时候人们就会以更加积极的、主动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会对自己的行为、目标产生更高的要求。

马云当初创建阿里巴巴的时候,几乎是一穷二白,人才没有,钱也没有,只能在艰难中摸索,而且那时候虽然竞争对手不算多,但是仍旧会有一些大公司对其进行压迫和排挤。比如说,当马云最初创办中国黄页的时候,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结果杭州电信横插一杠,目的就是为了排挤和吞并中国黄页,尽管马云最后放弃了中国黄页,但是他对经营中国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念想一直未曾断绝,反而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自己需要尽快获得发展。

后来马云决定北上,可是人才和资金都严重匮乏的他有志难伸,只能和别人进行合作,但是由于理念不同,双方的合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马云觉得自己一直被人压制和束缚着,他渴望尽快跑出牢笼,因为当时的环境已经慢慢发生改变,他不希望错过最佳的发展时间。于是他很快决定回到杭州,并且开始了新的创业历程。

很快他就成立了阿里巴巴公司,但是当时最大的问题仍然是资金不足,毕竟想要让一个电子商务公司正常运转,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之下,马云一方面尽量拓展业务和市场,一方面则尽量想办法进行融资,最后依靠出色的演说技巧打动了软银总裁孙正义,为公司争取到了一笔重要的资金,而正是这笔资金解决了阿里巴巴的燃眉之急。事后,马云对朋友说压在自己心口上的石头终于可以放一放了,从此之后阿里巴巴开始走上自己的发展之路。

纵观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马云有关打造电子商务平台梦想的种子虽然一直被压制着,一直被外力所打压,可正是因为这些压力的存在,才导致这颗种子的活力、生命力越来越强大,最终破土而出,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成长为参天大树。

我们常常说:人就像陀螺一样,只有不断抽打,才能继续转动下去,一旦你停止抽打,那么人生也就会失去活力和动力,生活也就止步不前且黯然失色了。生活需要一个能够压制和抽打自己的点,需要找到一个能够带给我们压力和阻力的对手,需要经历一些让我们无法顺利获得成功的困难。楚庄王当年因为国内各股政治势力的压制而励精图治,结果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康熙皇帝在内忧外患之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苹果公司也是因为内忧外患,生存空间不断被缩小,才会实现反弹,变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电子公司。

由此可见,生活是需要压力的,这种压力能够有效帮助我们成长。所以当别人给你压力的时候,将生活的重担放在你身上时,不要逃避和恐惧,而要勇敢地负担起这些重量,要勇敢地面对这些压力,只有坚决承受压力,才能够迎难而上,才能够让自己更加强壮地成长起来。不仅如此,我们应该主动去寻找压力,主动给自己寻找动力。

科学家发现将跳蚤放在很深的瓶子里之后,跳蚤总是尝试着往上跳,科学家就故意在这个高度上设置一个盖子,这时候跳蚤会想办法突破盖子的束缚,越跳越高。接着科学家增加盖子的高度,跳蚤依然奋力往外跳,不多久再次跳到了盖子的高度。经过几次试验之后,科学家发现跳蚤可以跳到的高度是自身170倍高。

很显然,跳蚤希望跳出瓶子,而玻璃盖则是无形的压力和束缚,所以它总是想办法突破玻璃盖,以至于最后越跳越高。正因为如此,我们也需要给自己设置一点障碍,也需要适当地给人生加个盖子,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压力之下越走越远,越变越强。

3你担当的责任越大,你的能力才会变更强

我们常常说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实际上也可以说:责任越大,能力也就越大。事实上,那些开始有担当、有责任的人,往往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为了与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匹配,他们有必要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能力。实际上人都有被人需要的心理需求,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一旦你给予他们更多的责任,就必然代表你对他们有更高的要求,而这自然会刺激他们不断提高自己来满足你的需要。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彼得原理”,即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彼得指出,当一个职工在原有职位上工作表现很好时,往往会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根据这个原理,每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也就是说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通过这个原理,很多管理者认为一旦职员得到提升,常常会变的难以胜任。但仍然有一些人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他们觉得当员工得到晋升之后,他们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也会增强,为了回报上级的重视和提拔,他们会努力做出好成绩,并尽量提升个人能力。

针对这一点,心理学家认为责任感就像是一种催化剂一样,可以快速提升个人的能力。比如很多小孩子平时不爱劳动,生活不够独立,自主动手的能力也很弱,平时妈妈不妨给儿子分派一些任务,告诉他:“这件事妈妈做不了,请你帮助妈妈去做。”你要传达一种“你需要他”、“你需要他的能力和帮助”,这个时候,很多孩子会自告奋勇地干家务活,而且往往会越干越好,很显然他需要借助这样的机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来展示自己的能力。经过锻炼,孩子的能力往往可以得到提高,而且这种进步通常来说是比较明显的。

这样的方法通常也被用于公司激励,很多领导为了激发下属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常常会给员工下达任务,让他承担一些责任。而员工会认为领导对自己很信任,对自己期望很高,自己显然不能辜负这样的机会,所以多数情况下一定会卖力去做好这件事,哪怕明知道自己能力不够,他也会尽量想办法提高自己,而这其实就是促进员工成长、成熟的最好方法。

这就是一种以责任促进能力提升的方法。当然,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会有很多人害怕承担责任,他们担心自己可能做得不够好,担心自己会遭受失败,认为责任就是一种累赘。可实际上承担责任不仅是提高个人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提升个人能力的重要方式,毕竟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重担时,他会不经意地给自己一些压力和动力,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努力让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比尔·盖茨在任用、提拔下属的时候常常会说一句话:“我给你一个职位,一方面说明我对你的能力很有信心,另一方面则是我期望你能更进一步。”其实就是一种间接激励下属的方式。

亨利·福特是一个非常有管理天赋的企业家,在他的管理和领导下,福特公司创造了无数辉煌的业绩,而且稳稳地在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中占据一席之位。而亨利在管理员工的时候,非常善于激发员工的潜力,他觉得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实际上是可以去达成目标的,只不过是我们多数时候都处在恐惧和怀疑之中,所以根本没有任何可能去做成这些事。

正因为如此,亨利总是通过各种方法来刺激员工,激发他们自身的全部潜力,比如当亨利决定生产V8发动机的时候,工程师们都觉得这不可能,而且他们经过数次研究和实验,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亨利并不满意,也没有因此而放弃这个研发项目,而是对各位工程师说:“你们身上肩负的是整个福特公司的发展和未来,如果你们说完成不了,那么我想公司中的其他人都会放弃。”听完这一番话,工程师们瞬间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重任,于是开始投身于研发之中,结果几个月后,V8发动机顺利完成,而这几乎改变了当时的汽车生产技术,同时也为福特公司带来了巨额利润。

还有一次,亨利想要研发一个新的汽车零部件,可是无论研发小组怎么努力,就是没能生产出来亨利满意的产品,研发小组的成员也表示无奈。这个时候,亨利直接将小组中一个资历较深、经验较丰富的成员提拔为研发部的负责人,让他管理所有与研发项目有关的工作。这个老员工很快就带领自己的研发团队攻克了技术难题,获得了新突破,造出了理想的新部件。

很多人认为亨利只不过是用了一些激励和奖励的方法来刺激员工而已,但事实上,亨利有别于其他管理者的那种动辄使用加薪晋升的奖励方法。亨利知道员工的心理需求,了解很多人最缺乏的其实是认同感和责任感,只要给予适当的责任和压力,那么对方一定可以迎难而上,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有效解决那些疑难杂症。

正因为如此,每一个领导者要懂得用类似的方法激励自己的员工,相应的,对于多数人而言,如果你想要爬得更高,成为更强的那个人,那么就不要去逃避和恐惧自己的责任,需要有担当精神。不仅如此,你还应该主动去承担责任,面对困难和艰难的任务要有舍我其谁、一马当先的魄力,这样你才有机会让自己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发展机会。

4你承受的越多,收获的一定也越多

有人问股神巴菲特:“您为什么总是能从股市里挣钱?您是怎么做到的?”巴菲特狡黠地说:“股市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如果你能像我一样承受住强大的风险和压力,那么就一定能够挣到钱。”在巴菲特看来,一个人承受的东西越多,那么他最后的收获也一定会多,其他投资者之所以常常会失手,没有办法在股市中挣到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承受不了那些风险,承受不了那些大起大落的波动所带来的压力。

其实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只要你能够承受住更大的压力,那么理所当然地你的收获也会比别人更多。就像一些要求比较严格的公司,比如说苹果公司,很多员工只要在苹果公司工作过,那么一旦他进入其他公司,工资水平肯定会很高。原因很简单,在乔布斯身边工作的人不仅能力出众,而且心理承受能力很强,这些人能够承受住乔布斯怪异的脾气和苹果公司严苛的工作要求,这本身就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也是一个重要的生存优势。

与此类似的还有华为公司,至今仍有很多人批评华为公司不够人性化,很多员工常常要加班加点,工作压力非常大。一些员工甚至因为承受不了高强度的工作而主动辞职。但即便这样,每年仍有大批的人挤破脑袋也想着进入华为公司,这主要是因为华为公司里有高薪的诱惑。实际上这些高薪显然也是一种激励的方式,而对于员工来说,这也是应得的,毕竟你付出的越多,你所要承受的工作压力也就越大,尤其是对一些部门领导来说,业绩不好的话,很可能会被撤职或降职,所以他们必定会加倍努力,而这也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事实上,如果你想要收获,那么就要懂得付出,这种付出自然也包括承受压力和重担,一个能够承受压力的人,他的心理素质肯定会是一流的,他对于生活的适应能力和把握能力也会非常出色,而这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显然至关重要,这会促进他不断获得进步。此外,承受越多的人,责任感也会越强,得到的发展机会肯定要比其他人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也会更多一些。

在美国西点军校中,每一个学员都必须经受住各种考验,必须经受住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难,比如说教官会让学员进入原始森林,然后锻炼他们的生存技能。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中,学员不仅要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克服内心的恐惧,这对学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次巨大的考验,而那些能够顺利走出森林的人,最终都会成为精英,他们的未来也一定会是光明的。实际上压力往往会成为我们收获成功的突破口,一个人所能承受的压力越多,那么最后获得成功的机会一定也会更多。

在当今的NBA联赛中,小皇帝詹姆斯一时风头无两,绝对是联盟中最具统治力的球员,但是在此之前,他的人生却是悲喜参半。事实上早在高中时期,詹姆斯的天赋就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很多人认为他会成为一个出色的球员,而当他进入NBA后,进步明显,而且表现非常全面,大家开始一致认同他最终将会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

尽管天赋惊人,能力出众,个人数据也很出色,但是詹姆斯的前几年过得并不如意,他没有获得总冠军,然而这是衡量一个球员是否伟大的标准。那个时候的詹姆斯常常被批为球霸,尽管他的出手次数并不多,而且传球助攻的次数也达到了一流控卫的水准,这对于一个小前锋来说是可贵的,可问题是球队当时的一切运转和终结都需要依赖詹姆斯,球基本上都是由他来控制,他扮演的是控球者、传球者、进攻发起人、进攻终结者的角色,这也导致他个人数据非常出色,而球队整体却始终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2010年,心灰意冷的詹姆斯离开了克里夫兰骑士队,宣布加盟热火,和其他两名超级巨星组成了三巨头,结果招致了众人的责骂和批评,那时候的詹姆斯压力重重,因为他明白自己如果不能率队夺冠,那么最终会成为笑柄。悲剧还是发生了,尽管詹姆斯依靠热火强大的实力一路杀到总决赛中,最终却败给了小牛队,而詹姆斯的表现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那是詹姆斯一生中最低落的时期,他受到了所有人的指责和嘲讽,大家都将这个叛徒当成了当年最大的笑话。

詹姆斯只能默默承受一切,并且图谋着新一年能够创造奇迹。到了2011年,詹姆斯再次扛起了热火的大旗,他们拼杀了一整个赛季,并最终杀入总决赛。这一次,他们面对的是年轻有活力但经验不足的雷霆队,热火队兵不血刃,以41赢得了总冠军。这时候詹姆斯开始为自己正名,他重新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到了第三年,热火实现了卫冕,詹姆斯再度获得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至此他的历史地位已经毋庸置疑了。

记得当詹姆斯获得第一个总冠军后,有个记者问詹姆斯:“此时最想说的是什么?”詹姆斯想了想回答说:“是那些压力,是那些给予我压力的人,他们让我承受了太多的东西,而今天我在压力下获得了一切,一切的一切。”可以说正是因为承受了比别人更多的痛苦和折磨,承受了更大的压力,詹姆斯才能够收获成功,才能成为整个联盟的新标杆,才能成就属于自己的伟大历史。

有个哲学家说过:“负担得起压力的人才能负担得起上帝赐予的礼物。”每一个压力实际上都是一次收获的机会,每一次的承受实际上都是一次获取的机会。当一个人开始承受生活,开始承受更多的压力和义务时,他实际上也已经做好了赢得生活的准备。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懂得去承担生活,懂得去承受人生的重量,只有将生活扛在肩上,我们才有机会获得更多,才有机会赢得更多,也才有机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5没有痛苦的压迫,就没有创造性的成功

大家都知道喜欢创造的人需要灵感,因为创造并不是一种持续性的行为,而往往是一个特殊时刻的特殊表现,可以说多数创造性的东西都是在某一瞬间想出来的。有的人在梦里得到了启示;有的人突然从别人漫不经心的一句话中受到启发;有的人在冥思苦想之后,某一天突然顿悟;更多的人则是在某种刺激之下产生了灵感,而这种刺激的点通常来说都是一些痛苦和不幸的事情。

比如很多作家平时的写作水平并不那么出色,可是经历痛苦折磨之后,很可能会迸发出更多更大的创作灵感,他们的才华往往会在一瞬间爆发出来。这个时候他们的文字,他们的思想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会明显高于平常,写出来的东西也具有足够的创造性和吸引力。而等到这种情绪消失之后,无论怎样努力,往往再也不会写出那种具有创造性和冲击力的文字。这种情形在诗人身上更为明显,因为很多写诗的人本身就喜欢酝酿情绪,就喜欢寻找灵感,而痛苦往往是灵感的源泉。

关于这样的现象,很多心理学家认为,痛苦之所以能够激发了创造性的能力,一方面是因为当一个人遭逢了更多的不幸,遭遇了更大的痛苦时,他对生命有更为深刻的体验和领悟,这种领悟力就是创作灵感的源泉。另一个方面痛苦或者不幸往往是一种契机,实际上很多创作的灵感处于萌芽状态,或者仍然藏在朦胧的潜意识当中,这个时候只是欠缺一个外力去将它激发出来,而当不幸来临的时候,那种痛苦的体验会对个人的情绪、情感造成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很可能会撞击出那些灵感,让灵感彻底获得解放。

一个人的创造性往往是逼出来的,而痛苦的刺激刚好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毕竟相对于其他情绪,痛苦的体验往往要来得更加直接,更具有冲击力,很多时候,这种冲击力往往能够让受到伤害的人获得创造性的成功。而对于那些伟大的艺术家、创造者、发明家而言,痛苦向来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标签,同时也是帮助他们实现突破、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像贝多芬、安徒生、达尔文、牛顿,这些人都是在痛苦的压迫下获得更多的灵感和创造能力的,所以最后他们的成功也与众不同。

卓别林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伟大的喜剧大师,他那创造性的戏剧表演风格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而且经久不衰。卓别林虽然总是能够给别人带来欢笑,但他的生活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如意,而且他还拥有一个非常不幸的童年,而正是因为这个痛苦的童年,才使得他拥有如此精彩的表演。

实际上早在卓别林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他的母亲也是一个出色的喜剧演员,收入还不错,能够维持家庭生计。可是很快母亲的嗓子就出现了间歇性变哑的症状,这给整个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在当时,一个不能发出声音的人是难以进行喜剧表演的,更无法去取悦观众。在这种情况下,卓别林经常代替母亲上台表演,虽然钱挣得很少,但至少能够替母亲解围。

不过很快她母亲就彻底变成了哑巴,再也发不出一点声音,她的演艺生涯被迫终结,这对一个一直以演出为生的人来说是巨大的打击,何况那个时候她还需要抚养孩子,这显然是一个重大的负担。为了继续扶持这个家,母亲只能去做戏服,那时候的卓别林每天看着母亲在那里缝纫,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能够明显感觉到母亲内心的痛苦。很快情况变得更加糟糕,由于家中支付不起缝纫机的分期贷款,最终缝纫机也被收走了,他和母亲不得不进入贫民习艺所。

这样的打击是致命的,卓别林的母亲很快出现了精神障碍,经常被送入疯人院接受治疗,而这一切都被卓别林看在眼里,从那时起,卓别林开始依靠救济院的救济生存。生活的窘迫和母亲疾病的经常发作迫使他登上舞台去挣钱养活自己。

当时母亲的困境给了卓别林很大的困扰,但是这种痛苦的经历和体验实际上也让卓别林发现了新的演绎方式,那就是无声的表演方式,包括后来的具有卓别林特色的无声电影,实际上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对于那些遭受痛苦折磨的人,对于那些心中承受着巨大痛苦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也许是不幸的,但正是因为这种不幸才有可能给他们带来新的转机,才有可能给他们的生活创造新的可能性。正因为这样,我们不要总是害怕去承受痛苦,也不要以消极的心态去承受痛苦,其实只要你愿意去负担这些痛苦和折磨,那么很有可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从而开辟新的人生道路。而对于一个害怕困难、害怕承受痛苦的人来说,痛苦只会让他变得更加悲观和绝望。

6有负重,你的人生才能走得更稳

在南非,有一艘货轮卸完货后,准备返回欧洲,但在返航的途中遭遇了暴风雨,整艘船都颠簸不已,眼看着就有翻船的危险,船员们都吓得不知所措,这个时候船长镇定自若地对所有船员说:“打开所有空着的货仓,立刻往里面灌水。”船员们觉得非常惊讶,往船里面灌水简直闻所未闻,这样不是让船沉得更快一些吗?这样做不是增加了风险吗?

看到所有人都非常疑惑地站在那里,船长大喊:“你们怎么都不听从我的命令?难道想让所有人都葬身大海吗?”这时候一个水手非常担忧地说:“我们只听说过将水从船里舀出去,没听说过往船里面放水的。这么危险的举动,难道不是自找死路吗?”这时候,船长解释说:“大家见过根深干粗的树被大风刮倒过吗?被刮倒的都是一些没有根基的小树。”

水手们听了觉得有些道理,于是半信半疑地照做了,虽然暴风骤雨依然还是猛烈,但是随着货舱里面的水越来越多,船的重量不断增加,货轮渐渐变得平稳起来,最终在波涛滚滚的海面上安稳前进,顺利躲过了暴风雨。之后船长对船员说:“一只空桶很容易被风打翻,可是如果装满了水,风是吹不倒的。同理,船在负重的时候,也是最安全、最平稳的,空船其实最危险。”

负重的船才更加平稳,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忘却这个定律,常常害怕负重,害怕自己背负太多的东西,觉得浑身轻松自在就是最好的状态,觉得一个人没有任何负担和累赘就是最幸福的。可事实上像这样的人总是得过且过,总是轻飘飘地过日子,就像一只没有盛水的空水桶一样,一旦遇到风雨,就容易被吹倒,没有丝毫的抵抗力。

科学家曾经发现山两边的树木明明生长周期一样,长势也都很好,而且就连土壤的成分也都一样,可是山这边的树木只要一遇到大风就很容易吹折,而山那边的树却总能够屹立不倒。面对这种情况,科学家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根本没有弄明白其中的原因。直到后来,有人才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山两边的气候条件完全不一致,山这边比较干燥平稳,偶尔会刮大风,而山的另一边由于水汽充足,遇到冷空气的时候会降下大雪,厚厚的大雪常常压得树木弯弯曲曲,可与此同时,正是因为大雪的重压,才让树木的韧性和抗压能力变得更强。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正是因为压力的存在,我们才会变得更加坚强,我们常常说:最丰满的稻穗最贴近地面。那些负重很大的东西,并不会压垮我们的脊梁,反而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可以增加我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可以增加我们的承受能力。有负担的人,有责任感的人,才会走得更加踏实,才会更加谨慎和平稳,做事情也会全力以赴。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也说过:“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充实而坦荡地活着,而最不能承受的恰恰是轻松。”当一个人没有了压力和负担之后,他只会变得越来越懒散,只会变得越来越松垮,他的意志会被磨灭,他的承受能力会变得更加薄弱。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负重前行,就在于承受更多的重压和苦难。负重可以让你的人生更富有韧性,你的生活道路也能走得更加踏实平稳。一个人必须承受住生活的重压,也需要生活时时给予更多的压力,在压力面前,一个人对于生活的把握能力会变得更强,我们能够很好地控制每一步,能够很好地把握每一个细节。

作家大仲马曾经去登山旅行,由于泥泞的道路非常湿滑,他常常摔倒,而同行的那些挑夫却总是稳步前行,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大仲马非常不解,按道理说挑着担子的人,登山走路会更加困难,但是为什么对方反而比自己走得更加稳呢?挑夫告诉大仲马说:“因为身上增加重量后,你一定会走得更加谨慎,你脚步的力量也会更大,自然也就更加平稳。”

从心理学上来说,压力越大,通常人的潜力也越容易被激发出来。从物理学来讲,负重越大,与地面的摩擦力肯定也会越大,所以能够站立得更加平稳。现实中的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会背负各种压力和负担,但我们无需为此有过多的困扰,也不要恐惧和逃避那些重担。因为生活本身就需要压力,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向下扎根,我们的脚步也才能够真正走得踏实平稳。

圣经中说:“上帝给我们一个脊梁,就是拿来负重和承担责任的,如果什么也不干,那么总有一天上帝会选择回收它。”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负重,他的人生也许会输得更惨,因为失去负重后他只会变得越来越脆弱。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