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志于仁,无恶也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里仁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人,就不会做坏事了。”
看今朝岁月,让人想起战国末期苟子的两个学生,一个李斯,一个吴起,尤其是李斯。春秋战国时期,本是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按照现在的说法叫社会转型,周王室逐渐衰微,战乱频仍,有序的礼乐形态渐渐被人废止,礼乐崩、道德丧,几百年动乱下来,民不聊生,财富困乏,社会已经无暇顾及人才的培养,“大家”辈出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仁德之心鲜见,李斯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走上历史舞台的。
李斯少年很穷,师从荀子学道,道未成,却比较茅坑老鼠与粮仓老鼠的区别,思考出一些道理来,茅坑老鼠瘦弱胆小,见人就跑,是无所凭借,粮仓老鼠肥硕胆大,见人不避,是有所凭借,于是就总结出一个老鼠哲学,立志要做一个粮仓老鼠。李斯悟出道理以后,于是向老师荀子报告,不要读书了。荀子问他不读书要去干什么?他说要去游说诸侯,求功名富贵。荀子说你还不行,学问还没有成就。李斯说,人穷到饭都没得吃,还去讲什么学问道德?荀子无奈将李斯开除了。
李斯
李斯出道后,与秦始皇一拍即合,结果民不聊生,秦始皇还有一个大一统的历史功绩为人称道,而李斯,鼠目寸光,忠诚于粮仓老鼠的人生理想,全不知仁义道德为何物,秦始皇死后继续助纣为虐,闹得个国破家亡,自身难保,临行的时候才幡然醒悟地对儿子说:“此时要想和你牵黄犬出东门也不可能了。”换一个角度说,李斯临死也未必醒悟,或为其老鼠哲学死不瞑目也未可知。时代造就了李斯,造就了唯利是图的李斯哲学,人若无仁德,做人做得只剩下了一张人皮,必然要比野兽可怕,李斯哲学注定是要祸国殃民的,势必害人害己,自作自受,亦即天道循环,出来混,不可随意,迟早要还的。
若拿春秋战国时期的几百年动乱与近二百年的中国历史做比较,不得不惊叹于历史的惊人相似之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都是社会的转型期,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度,这二百年,社会结束封建制向未知的新制度过渡;都是超过百年的战争或社会动荡,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都是礼乐崩坏、道德沦丧、仁德衰微、唯利是图,及至到今天许多人富有得只剩下了钱,许多人做人做得只剩下了一张人皮。所不同的是,近二百年,中华民族遭遇文明史上空前的外来文明碰撞,将一个古老的民族逼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所不同的是中华民族付出了更为惨烈的生命代价,族众反复遭受异族的空前的屠戮和蹂躏;所不同的是,文化的被毁灭与自我毁灭比前者更为空前绝后,尤其到了今天,没有几个人顾及仁德之事,唯利是图、不择手段成为一种时尚,似乎不约而同地暗合着李斯的老鼠哲学,愿做粮仓老鼠,甚或见人不避,大言不惭,这就是现代人的李斯哲学。
历史的经验证明,中华民族每次经历这样的动乱与磨难,都会走向更加强盛的未来,屡试不爽。春秋战国时期到汉朝的强盛经历了一个短命的秦朝;魏晋南北朝到盛唐的强盛,有一个短命的隋朝做过渡;近二百年的民族浩劫,有一个荒唐可笑的中华民国在历史舞台上做短暂表演,其后会发生什么?
如今我们华族的每一个族众都走在通往民族复兴的路上,谁还会表演,还会发生什么,不要目光短浅,别仅仅看几年几十年,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至少看几千年,至少看一个地球,看清楚历史的轨迹,粮仓老鼠做不得,要做人,见老鼠要打,要打死,还要保住粮仓和粮食。
以礼让为国,何有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论语·里仁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施行礼呢?”
汉朝灭亡后中国经历了漫长而混乱的四分五裂的时期。汉民族陷入了长达三个半世纪的厮杀战乱之中。就等于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的黑暗时代。东晋时实际中国经过漫长的战乱的汉族已经消沉、疲惫、颓废、迷惘。中国已经接近死亡了,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已不是汉人。而是被汉人称之为蛮夷的民族。这时在中国黑暗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个闪光的名字,一个伟大的皇帝——隋文帝杨坚。杨坚(541—604年)。公元581年(大定元年)废胡人建立的周,建立隋朝。隋炀帝杨广曾这样歌颂过父亲:“高祖文皇帝受天明命,奄有区夏,拯群飞于四海,革凋敞于百王,恤狱缓刑,生灵皆遂其性,轻徭薄赋,比屋各安其业。恢夷宇宙,混壹车书。”曾孙子越王杨侗这样赞美他:“高祖文皇帝圣略神功,载造区夏。张四维而临万宇,侔三皇而并五帝。”
后世的大文豪苏东坡称他:“睿圣自天,英华独秀,刑法与礼仪同运,文德共武功俱远。爱万物其如己,任兆庶以为忧。手运玑衡,躬命将士,芟夷奸宄,刷荡氛昆,化通冠带,威震幽遐。虞舜之大功二十,未足相比,姬发之合位三五,岂可足论。”魏征赞叹道:“皇帝载诞之初,神光满室,具兴王之表。韫大圣之能。或气或云,荫映于廊庙;如天如日,临照于轩冕。内明外顺,自险获安,岂非万福扶持,百禄攸集。”
公元587年(开皇七年)隋灭后梁,公元589年(开皇九年)隋灭陈,统一全国。隋文帝结束了中国上百年来分裂的局面,也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
隋文帝杨坚
杨坚拯救了汉文化,因为春秋、汉代的文化典籍因几百年来的混战,因战火焚毁、遗失大半,公元583年隋文帝下诏求书,献书一卷赏绢一匹。“民间异书,往往问出”,“一二年间,篇籍稍备”。隋时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隋朝藏书最多时有三十七万卷,七万七千多类的图书。可大部分图书又毁于战火,多少优秀的学者,多少伟大的著作,多少中国的文明、辉煌都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但只要是诸子百家的书还在,只要是儒家经典还能留存,中华文明就不会死。
隋文帝统一了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五铢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车书混一,甲兵方息。”度量衡在隋文帝时重新统一。“隋氏统一南北,凡齐、周之故老,梁、陈之旧臣,咸荟萃一朝,成文章之总汇。”
北周的法律既残酷又混乱,“内外恐怖,人不自安。”在杨坚掌握北周政权时就曾经进行过改革,亲手删定刑书要制,但不太彻底。隋朝建立后,开皇元年隋文帝下令参考魏晋旧律,制定开皇律。开皇三年,隋文帝又命苏威、牛弘修改新律,删除苛酷条文。开皇律将原来的宫刑(破坏生殖器)、车裂(五马分尸)、枭首(砍下头悬挂在旗杆上示众)等残酷刑法予以废除。规定一概不用灭族刑。减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罪千余条,保留了律令五百条。刑罚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基本上完成了自汉文帝刑制改革以来的刑罚制度改革历程,这就是封建五刑制。读通鉴论这样赞评道:“古肉刑之不复用,汉文之仁也。然汉之刑,多为之制,故五胡以来,兽之食人也得恣其忿惨。至于拓拔、宇文、高氏之世,定死刑以五:曰磬、绞、斩、枭、磔,又有门房之诛焉,皆汉法之不定启之也。政为隋定律,制死刑以二:曰绞、曰斩,改鞭为杖,改杖为笞,非谋反大逆无族刑,垂至于今,所承用者,皆政之制也。”死刑复奏制度是从开皇十五年形成定制的,隋文帝规定凡判处死刑的案件,须经“三秦”才能处决死刑。隋书刑法志:“(开皇)十五年制,死罪者三奏而决。”隋文帝还下诏:“天下死罪,诸州不得便决,皆令大理覆治。”开皇律对后世律法影响深远,杨坚修订的法律唐朝基本上都继承了。
隋文帝还曾颁布“人年五十,免役收庸”、“战亡之家,给复一年”等仁政措施。隋文帝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量地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开支,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开皇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赉给,不逾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于廓庑之下,高祖遂停此年正赋,以赐黎元。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以一户六口计,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这个数字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直到唐太宗死后,唐高宗继位,计户口380万户。唐玄宗时,全国760万户,4100万人。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44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唐天宝十四年已垦田地1430万顷。隋炀帝登基就有890万户,而唐太宗直到驾崩才有380万户,国力之差距可以想见。
在隋朝政府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贞观11年,监察御史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一座隋朝粮仓——含嘉仓遗址。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内探出259个粮窖。其中还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由此可见隋朝的富裕与强盛。
杨坚最早重视礼部来规范全国的礼仪道德。并真正以“礼”治国,才取得这样骄人的业绩。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我们今天继承和弘扬礼仪之邦的传统,应该特别重视孔子提倡的为礼要敬、为礼要俭的精神。那种办事不从简,不节约,一味地图形式,图排场的做法,都是应该予以摒弃的。
无论是一个家庭,一个企业,还是一个社会,都要永远保持一种真诚的、实在的作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掉勤俭持家、勤俭建国的传家宝。
譬如北辰,众星共之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这几句话,表面上看来,非常容易懂。孔子提出来,为政最重要是“德”。他认为一个大政治家的风范应当像天空中的北斗星一样,它不因季节和时令而有所改变,也就是说孔子觉得一个政治家应当有自己的信念、气节,不会由于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改变自己的初衷。
这样的人在历史上也有很多,尤其是那些贤良之臣,多半身上有这种气度。
汉武帝晚年时,宫中发生了诬陷太子的冤案。当时,太子的孙子刚刚生下几个月,也遭诛连被关在狱中。丙吉在参与审理此案时,心知太子蒙冤,他几次为此陈情,都被武帝呵斥。他于是在狱中挑选了一个女囚负责抚养皇曾孙,自己也对其多加照顾。
丙吉的朋友生怕他为此遭祸,多次劝他不要惹火烧身,并且说:“太子一案,是皇上钦定,我们避之尚且不及,你何苦对他的孙子优待有加?此事传扬出去,人们只怕会怀疑你是太子的同党了,这是聪明人干的事吗?”
丙吉
丙吉脸现惨色,却坚定地说:“做人不能处处讲究心机,不念仁德。皇曾孙只是个孩子,他有什么罪?我这是看到不忍心才有的平常之举,纵使惹上祸患,我也顾不得了。”
后来汉武帝生病卧床,听到传言说长安狱中有天子之气,于是下令将长安的罪囚一律处死。使臣连夜赶到皇曾孙所在的牢狱,丙吉却不放使臣进入,他气愤道:“无辜者尚不致死,何况皇上的曾孙呢?我不会让人们这样做的。”
使臣劝他道:“这是皇上旨意,你抗旨不遵,岂不是自寻死路?你太愚蠢了。”
丙吉誓死抗拒使臣,他决然道:“我非无智之人,这样做只为保全皇上的名声和皇曾孙的性命。事急如此,我若稍有私心,大错就无法挽回了。”
使臣回报汉武帝,汉武帝良久无语,后长叹道:“这也许是天意吧。”
他没有追究丙吉的事,反而因此对处理太子事件有了不少悔意。他下诏大赦天下罪人,丙吉所管的犯人都得以幸存。
多年之后皇曾孙刘询当了皇帝,是为宣帝。丙吉绝口不提先前他对宣帝的救命之恩,知晓此情的家人曾对他说:“你对皇上有恩,若是当面告知皇上,你的官位必会升迁。这是别人做梦都想得到的好事,你怎么能闭口不说呢?”
丙吉微微一笑,叹息说:“身为臣子,本该如此,我有幸回报皇恩一二,若是以此买宠求荣,岂是君子所为?此等心思,我向来绝不考虑。”
后来宣帝从别人口中知晓丙吉对自己的恩情,大为感动,夜不能寐,敬重之下,他封丙吉为博阳侯,食邑一千三百户。
神爵三年,丙吉出任丞相。在任上,他崇尚宽大,性喜辞让,有人获罪或失职,只要不是大的过失,他只是让人休假了事,从不严办。有人责怪他纵容失察,他却回答说:“查办属官,不该由我出面。若是三公只在此纠缠不休,亲力亲为,我认为是羞耻的事。何况容人乃大,一旦事事计较,动辄严办,也就有违大义了。”
丙吉性情温和,从不显智耀能,不知情者以为他软弱好欺,并无真才实学,对此,他也从不放在心上,且不因此改变心意。
一次,丙吉在巡视途中见有人群殴,许多人死伤在地,丙吉问也不问,只顾前行。看见有牛伸舌粗喘,他竟上前仔细察看,很是关心。他的属官大惑不解,以为他不识大体,丙吉解释说:“智慧不能乱用乱施,否则就无所谓智慧了。惩治狂徒,确保境内平安,那是地方长官之事,我又何必插手亲自管理?现在正是初春,牛口喘粗气,当为气节失调,如此百姓生计必定会受到伤害,这是关系天下安危的事,我怎能漠视不理?看似小事,其实是大事,身为宰相,只有抓住要领,才能不失其职。”丙吉的属官恍然大悟,深为叹服。那些误解丙吉的人更是自愧不已,暗自责备自己的浅薄和无知。
孔子对于政治家的要求很高,他把德行与修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因为他知道一个人没有德行的话,他能祸害的仅仅是少部分人;而如果一个位高权重的人也没有好的德行,那么他的危害就大了。所以身为领导的人一定要“为政以德”,内心有道,其外在表现就无懈可击。譬如北辰,你在那里本身不用动,只要发号施令,下面的人就像无数的星星,都会跟着你的方向动。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论语·八佾
孔子说:“坐在上级的位置,待人不宽厚;执行礼制,不庄重认真;遇到丧事,不悲哀。这还有什么可以看的?”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两句话含有很深的意义,尤其一个领导人更要注意这一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你是别人的上级,你不能容忍下属的任何过错与不足,那么做你下属的人就惨了。这也是为什么当初管仲没有把鲍叔牙推荐给齐桓公为相的缘故。历史上有很多明君,他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小事情上他们都无比糊涂,不会把下属逼得每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然遇到大事情的时候,或者触犯大原则的时候,他们也毫不客气,一点也不手软。
为礼要敬,并不是只限于下级对上级行礼要恭敬,上面对下面的爱护,也包括在礼的范围之内。而且都要敬,就是都要做到诚恳、真挚,不真诚没有用。天天行个礼很方便,搞惯了成机械式很容易,但没有诚意就没有用。同样的,做长官的对部下的爱护关怀,也要有诚敬之心,假的关怀没有用。
“临丧不哀”,就是当别人遇到悲痛的事情时,我们也要表现出真的哀痛,否则你就没有必要假惺惺地去关心别人。假如没有沉痛的心情,就是属于“临丧不哀”的一种情况。
以上几点总结起来,孔子是要做上级的人有度量,并且能真心关怀下属。容人之过,释人之嫌,不但是一种为人的度量,同时是一种生存的谋略。“摘缨会”的典故就说明了这一点。
楚国在与其他国家的战争中,连续几次取得了胜利。群臣都向楚庄王祝贺,庄王设宴款待群臣。席间,庄王命最宠爱的妃子为参加宴会的人敬酒。
这时,天色渐渐暗下来,大厅里开始燃起蜡烛。猜拳行令,敬酒干杯,君臣喝得兴高采烈,好不热闹。忽然,一阵狂风刮过,客厅内所有的蜡烛一下全被吹灭,整个大厅一片漆黑。庄王的那位美妃,正在席间轮番敬酒,突然,黑暗中有一只手拉住了她的衣袖。对这突然发生的无礼行为,美妃喊又不敢喊,走又走不脱,情势紧迫之下,她急中生智,顺手一抓,扯断了那个人帽子上的缨。那人手一松,美妃趁机挣脱身子跑到楚庄王身边,向庄王诉说被人调戏的情形,并告诉庄王,那人的帽缨被扯断,只要点明蜡烛,检查帽缨就可以查出这个人是谁。
楚庄王听了宠妃的哭诉,却不以为然。他想,怎么能为了这点儿事就使部属受到惩罚呢?于是,庄王趁蜡烛还未点明,便在黑暗中高声说道:“今天的宴会,盛况空前,请各位开怀畅饮,不必拘礼,大家都把自己的帽缨扯断,谁的帽缨不断谁就没有好酒喝!”群臣哪知庄王的用意,为了讨得庄王欢心,纷纷把自己的帽缨扯断。等蜡烛重新点燃,所有赴宴人的帽缨都断了,根本就找不出那位调戏美妃的人。就这样,调戏庄王宠妃的人,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就连尴尬的场面也没有发生。按说,在宴会之际竟敢调戏王妃,那是杀头之罪了。楚庄王为什么不加追究呢?他对王妃解释说:“酒后失态是人之常情,如果追查处理,反会伤了众人的心,使众人不欢而散。”
时隔不久,楚庄王借口郑国与晋国在鄢陵会盟,于第二年春天,倾全国之兵围攻郑国。战斗十分激烈,历时三个多月,发动了数次进攻。在这次战役中有一名军官奋勇当先,与郑军交战斩杀敌人甚多,郑军闻之丧胆,只得投降。楚国取得胜利,在论功行赏之际,才得知奋勇杀敌的那名军官,名叫唐狡,就是在酒宴上被美妃扯断帽缨的人,他此举正是感恩图报啊!
容人之过,方能得人之心。有过之人非常希望看到他人的宽容和友谊,希望得到悔过自新的机会。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其对立情绪便会立即消失,感恩戴德,“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情感很快在心理上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个基础上,稍加引导,就会产生像“戴罪立功”那样的心理效果。
如果说当年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之举表现出他在诸侯中问鼎称霸的韬略和气魄的话,那么在宴会中摘缨之事,则表现了他那宽容大度的胸怀。
一名统御者能宽宥属下的某些过失,宽大为怀,容人之过,念人之功,谅人之短,扬人之长,必然会得到部下的奋力相报,在客观上为自己留下了一条后路。
赦小过,举贤才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论语·子路
仲弓准备到鲁国季氏家做事,他临行前来向老师请教:“老师你告诉我怎样为政吧?”
孔子说:“第一件事,你到了那儿要搞清楚职务之间的权责问题,务必做到权责分明;第二件事,你作为领导,居上要宽,能赦人小过;最后一件事,向你的上级推荐贤才。”
看了孔子的回答,相信第一件事大概很多人能够做好,后面的两件事恐怕就未必能做到了。有的领导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全然不顾下属的面子,当众训斥,这样的领导能让下属甘心为他做事吗?所以我们看历史上有的名臣贤相一般不会这样做,他们总是把下属单独拉到一个地方,语重心长,最后往往说得下属声泪俱下,并表示愿意为他肝脑涂地。我们看这就是会当领导的,赦人小过,而且还能顾及他人的自尊心,武则天这点就做得很好。
武则天当政时期,曾下诏禁止天下屠杀牲畜、捕捞鱼虾,弄得王公大臣宴请宾客只能吃素席,不敢带有一点儿荤腥。
朝中有个叫张德的人,官为左拾遗,一直受到武皇的信任。在他儿子出生后的第三天,亲友、同僚纷纷前去祝贺。张德觉得席上都是素菜实在过意不去,便偷偷地派人杀了一只羊,做了一些肉菜,并包了一些羊肉包子让大家吃。
武则天
也许是这些亲朋好友与同僚好久没有吃到荤菜了,见席上有肉,便来了兴致,把酒临风,猜拳行令,好不热闹。三个时辰过去,大家酒足饭饱,各自回去。张德心中自然也十分高兴。不料,在他的同僚中有个叫杜肃的,官拜补阙,见席上有肉,认为张德违犯了武皇的诏令,顿生歹意。临散席时,他悄悄将两个肉包子揣在怀中,偷偷跑去武皇那里告了黑状。
第二天早朝,武皇处理完政事之后,突然对左拾遗张德说:“听说你生了个儿子,我向你表示祝贺。”张德叩头拜谢。武皇又说:“你那席上的肉是从哪里来的?”张德一听,吓得浑身哆嗦,他知道,违诏杀生是要犯死罪的,故连连否认道:“为臣不敢!为臣不敢!”武则天见状,微微笑道:“你说不敢,看看这是什么?”说着,便命人将杜肃写的告状奏章和两个肉包子递给了张德。张德一见,面如蜡纸,不住地叩头说:“臣下该死!臣下该死!”此时告状的杜肃,站在一旁扬扬得意,专等封赏。
武则天对这一切早已看在眼中,稍稍一停,便对张德说:“张德听旨:朕下诏禁止屠杀牲畜,红白喜事皆不准腥荤。今念你忠心耿耿,又是初犯,也就不治你罪了。”
张德听后高声喊道:“谢主隆恩!谢主隆恩!”而杜肃却惊得瞪大了眼睛。
只听武皇又道:“不过,张德你要接受教训,今后如再请客,可要选择好客人,像杜肃这种好告黑状的人,可不要再请了!”一时间,张德感激得痛哭失声,诸大臣见武皇如此忠奸分明,不信谗言,用人不疑,便一起跪倒在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而那个告状的杜肃,在众人鄙视的目光下,羞愧得无地自容,“退朝”二字刚一落音,便赶紧溜走了。
这就是武皇高明的地方,她让下属明白她不是一个糊涂的皇帝,她知道了下属的过错但是又赦免了他,这样才让众臣在感到皇威的同时也感受到她的恩泽,正所谓恩威并施,这样的领导当然能赢得下属的心。
孔子所说的第二件事难做,第三件事就更难做。因为第二件事考验的是你的度量,第三件事不仅要看你的度量——因为如果是一个嫉贤妒能的小心眼的人是不会推荐贤才的,与此不同,它还考验你察人识人的眼光,所以说第三件事就更难做了。仲弓问孔子:“怎么才能推举贤才呢?”孔子说:“你推荐你知道的贤良之人,对于你不知道的就留给别人去推荐吧。”
谈到举贤才就不能不提一个人,他就是宋朝的著名贤相——王旦。他不仅做到了居上以宽,更做到了举贤才,是为后世敬仰的贤相。王旦任宰相十一年,为政清廉,处事谨慎,善断大事,为人宽厚,以德服人,顾全大局,备受时人的尊敬和赞誉。其德行修养与人格魅力至今仍令人叹服;其廉洁自律、忠心为国、公而无私的品质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寇准塑像
寇准为枢密使时,王旦为宰相,中书省有事需要与枢密院沟通,所拟的文书违反了诏令格式,寇准立即把这事报告了皇帝。真宗大为生气,对王旦说:“中书行事如此,施之四方,奚所取则!”王旦赶紧跪倒说:“此实臣等过也!”中书省的官吏也因此受到处罚。不过一个月,枢密院有事需要传达给中书省,其文书也不符合诏令格式,中书省的官员发现后,以为有了报复的机会,就非常得意地将文书呈送给王旦,王旦看后却下令退还给枢密院。枢密院的官员把这件事告诉了寇准,寇准感到非常惭愧。后来寇准对王旦说:“同年,甚得许大度量?”每当王旦拜见皇帝时,都要称赞寇准的才华,而寇准却经常在皇帝面前议论王旦的短处。一次,真宗对王旦说:“卿虽谈其美,彼专道卿恶。”王旦答道:“臣在相位久,阙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由此,真宗更认为王旦贤明宽厚。
寇准得知将被罢去枢密使职务后,便托人到王旦家私下请求出任使相,王旦听后非常吃惊地说:“宰相之任岂可求邪?吾不受私请。”寇准大失所望。不久后真宗问王旦:“准当何官?”王旦说:“寇准未三十岁,已登枢府,太宗甚器之。准有才望,与之使相,令当方面,其风采足以为朝廷之光。”遂任命寇准为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寇准接到诏令后前去拜谢皇帝:“若非陛下知遇提拔,臣哪会有今天!”真宗告诉他是王旦推荐的,寇准既羞愧又感慨,逢人便说:“王同年器识,非准可测也。”这样的气度确实非一般人能具备,别人在领导面前尽说他的坏话,而他能不怒不恼,反而大力推荐寇准。当寇准去求官的时候,王旦自己明明要举荐他,却还是严厉拒绝他:“宰相这样重要的位置岂是随便就可相求的?”王旦的做法和某些人不同,这些人如果要打算推荐你,恨不得立刻告诉你,要你感激涕零、感恩戴德。总而言之,要烧好孔子所说的三把火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孔子所要求仲弓的三件事——明确职责、居上要宽、推举贤良,正是对一个好领导的内在要求。这第一把火,“权责明晰”是为了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这样就不会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也不会有人敢随意越权。红楼梦中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明确众人的权限与职责,因而说这把火不得不烧。第二件事,要求居上要宽,也就是要求做领导的切莫吹毛求疵。这个世上哪里有什么完人,下属偶尔犯了一点小错不要当作惊天动地的大事来批评,这样做只会令下属寒心。第三件事,要求做领导的像一个“伯乐”,要善于发现人才,力求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否则因为嫉贤妒能而独霸位置就是“窃位”的小人了。
古人说为官一生要造福一方百姓,其实做官也好做人也罢,古今都相同,“人”做不好的,“官”自然也就当不好。要烧好当官的三把火,先要把“人”做好,这是最紧要的,也是孔子屡次提到的准则。
既富,教之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为政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在这句话里,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所以,在这里,一定要注意深入理解孔子的原意。
张居正是明朝的一位重臣,也是历史上很有影响的人物。他在为国家安全和民众富裕方面,呕心沥血。万历初年,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政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万历十年(1582)卒,赠上柱国,谥文忠。
张居正
作为一个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张居正对明王朝所面临的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当时国力匮乏和盗贼横行都是由于吏治不清造成的。官吏贪污,地主兼并,引起“私家日富,公室日贫。”加之皇帝的穷奢极欲,百姓因此才饥寒交迫,落草为寇。由于张居正客观地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正确地把握了问题的实质和关键,这才使他的改革能够顺应历史的潮流,并受到广泛的欢迎。
基于上述看法,张居正决定从整顿吏治开始他的改革。万历元年(1573)十一月,张居正上疏实行“考成法”,明确职责。他以六科控制六部,再以内阁控制六科。对于要办的事,从内阁到六科,从六科到衙门,层层考试,做到心中有数。改变了以往“上之督之者虽谆谆,而下之听之者恒藐藐”的拖拉现象。考成法的实行,提高了各级部门的办事效率,而且明确责任,赏罚分明,从而使朝廷发布的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张居正整饬吏治的目的主要还是“富国强兵”,这条红线贯穿于他的改革之始终,实行考成法的最大收获也正在于此。
张居正在施行考成法时,将追收赋税作为考成的标准。万历四年规定,地方官征赋试行不足九成者,一律处罚。同年十二月,据户科给事中奏报,地方官因此而受降级处分的,山东有十七名,河南二名;受革职处分的,山东二名,河南九名。这使惧于降罚的各级官员不敢懈怠,督责户主们把当年的税粮纳完。由于改变了拖欠税粮的状况,使国库日益充裕。据万历五年户部统计全国的钱粮数目,岁入达435万余两,比隆庆时每岁所入(含折色、钱粮及盐课、赃赎事例等项银两在内)250余万两之数,增长了74%。财政收支相抵,尚结余85万余两,扭转了长期财政亏虚的状况。正如万历九年四月张居正自己所说的:“近年以来,正赋不亏,府库充实,皆以考成法行,征解如期之故。”可见,实行考成法虽是一种政治改革,但它对整顿田赋、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起了很大作用。
但是仅靠考成法增加的收入仍是有限的,仍远远不能满足王公贵族的无限挥霍。张居正认为人“古之理财者,汰浮溢而不骛入,节漏费而不开利源”。理财还是要以节用为主。他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几乎都在围绕这个中心进行。
比如,他通过加强对官吏的考核,裁减冗员,节省朝廷的俸禄开支。据对“两京大小九卿及各属,有沉滥者裁之”,竟“汰冗员二三”。同样,张居正也通过各种途径削减朝廷的军费开支。一方面与鞑靼人修好,通贡互市,保持边境安定,减少战争费用,另一方面也大量削减抚赏开支。到万历二年,北边“三镇二岁之中,所费不过万余,而所省已百余万”。还通过减客兵,清粮糗的办法减少支出,“岁所省,儿得数十百万”。
同时,张居正还要求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勒紧裤带,和大家一道过紧日子。他不仅多次向神宗提出“节用爱民”,“以保国本”,而且在皇室的奢侈性花费上,也是锱铢必较,寸步不让。万历七年,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以备光禄寺御膳之用,张居正据理力争,上疏说,户部收支已经入不敷用,“目前支持已觉费力,若一旦有四方水早之灾,疆场意外之变,何以给之?”他要求神宗节省“一切无益之费”。结果,不仅免除了这十万两银子的开支,连宫中的上元节灯火、花灯费也被废止。在张居正的力争下,还停止重修慈庆、慈宁二宫及武英殿,停输钱内库供赏,节省服御费用,减苏松应天织造等,使封建统治者的奢侈消费现象有所收敛。
明神宗
对于自己的用度,张居正也是力戒奢华。纂修先皇实录,例得赐宴一次。张居正参加篆修穆宗实录,提出辞免赐宴。他说:“一宴之资,动之数百金,省此一事,亦未必非节财之道。”他还请求将为明神宗日讲的时间放在早上,可以免晚上的灯火费用。
张居正在整顿吏治、厉行节约的过程中,不仅自己廉洁奉公,而且对家属也严格要求。儿子回江陵应试,他吩咐儿子自己雇车;父亲生日,他吩咐仆人带着寿礼,骑驴回家祝寿。万历八年,居正次弟张居敬病重,回乡调治,保定巡抚张卤例外发给“勘合”(使用驿站的证明书),居正立即交还,并附信说要为朝廷执法,就不能不以身作则。对于明王朝来说,张居正确实是难得的治国之才。他早在内阁混斗、自己政治生命岌岌不保的时候,写过一偈:“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他的确是做到了。
张居正克勤克俭,兢兢业业地辅国,充分地表现了孔子的仁德思想,为了百姓,敢于和皇帝争辩。不愧是一代名臣。
张居正的治官行为,提现了“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的基本准则。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是这么做的,待人接物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实好善,实事求是,讲究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