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名言
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何塞·马蒂
故事
在一马平川的苏北平原上,有一座庄严秀丽的城镇叫淮安。1898年3月5日,正是春风送暖、冰雪消融的春天,周恩来同志诞生在这里。
周恩来原籍浙江绍兴,从祖父一辈迁至淮安,周恩来生下不久,祖父病逝了。这个没有土地、田产,只靠祖父薪水过活的封建官僚世家开始衰落下来。父亲周劭纲为一家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寻找工作,然而只能拿低微的工资,难以养家糊口。周恩来的小叔父周贻淦自幼体弱,不能负担家务。在周恩来不满一周岁时,为了给病重的小叔父“冲喜消灾”,家里便把他过继给小叔父。可是,两个月后,小叔父病故。幼年的周恩来便由过继母陈氏养育。陈氏是出身书香门第的女子,知识丰富,尤善诗文书画。她宠爱周恩来,为养育他费尽了心血。周恩来三四岁了,聪明机敏,天真活泼,过继母更是高兴,每天兴致勃勃地教他识字、背诵古诗词。幼年的周恩来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很快就能熟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等诗词,在同辈中以博闻强记著称。过继母经常爱抚地把他拢在怀里,或听他流利地吟咏诗词,或看他紧蹙浓眉沉思的神态,心中无比欣喜。夜深人静时,过继母还常在油灯下,讲些动人的故事给他听。从汉初出生在淮安的名将韩信垂钓河滨,乞食漂母,忍辱胯下,到南宋英雄梁红玉在淮安筑建新城,击鼓抗金兵;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曲折故事,到梁山泊好汉遭难蓼儿洼令人悲楚的传说;从关天培虎门炮台壮烈牺牲,到震憾全国、气壮山河的太平天国运动;从枚乘的汉赋名篇七发到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这些悲壮的历史故事,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他,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种子。
1904年,六岁的周恩来同父母、过继母、两个弟弟一家六口,搬到了淮阴外祖父家居住,并开始在外祖父的家塾念书。家塾有三个同学,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学的是百家姓、神童诗、四书、五经。周恩来对这样的“学校”不感兴趣,尤其不爱读枯燥的经书,他喜欢看小说、游记、传记一类书,正好那个家塾先生热衷于自己考秀才,对教书不甚认真,而母亲、过继母又宠爱他,经常答应他的要求,帮助他从外祖父丰富的藏书中找出他喜爱的小说、传记等,供他阅读。在外祖父家生活三年,他勤奋地学习,经常从早到晚,手不释卷,深夜还在棉油灯下看书。虽然他读书是有困难的,有的字不明其义,有的字还不认识,但他精学细读,一点一滴地推敲、学习。书籍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向一切未知的领域不停地进取,使他感到生活的充实、幸福和欢乐。
1907年,正当周恩来勤奋攻读的时候,一件不幸的事情降临到他的头上。随着家境的日趋贫困,母亲和过继母都相继病倒了。外祖父家的生活也时常窘困,无力接济了。周恩来无可奈何,只得变卖东西为母亲治病。他时常奔走于当铺和药房之间,典当衣物,换来钱,再去药房抓药,回来后还得熬药和照顾弟弟。可是,母亲的病总不见好,半年后,竟去世了。这时周恩来的父亲远在湖北,依着外祖母的意见,借钱买棺收殓,料理了母亲的丧事。谁知,祸不单行,刚刚埋葬母亲,过继母陈氏又被肺痨夺去了生命。当时,过继母娘家没有人在淮阴,便由周恩来做主,于1907年的秋冬之交,和两个年幼的弟弟一起,扶着陈氏妈妈灵柩,乘船返回淮安,借债薄葬了对他有教养之恩的第二个妈妈。
父亲和伯父在外面谋生,四叔早逝,淮安家中只有一位三叔,却是身体偏瘫的残疾人,不能管理家务。作为父母的长子,家族同辈人中年龄最大的周恩来,不得不过早地负担起家庭重担,撑起门面来。为了养活年幼的弟弟,他不得不去富户叩门借债或送衣物去当铺典押。淮安城古老的石板街道上留下了他艰辛奔波的脚印。他看到过去曾和周家很要好的一些有钱有势的人家,现在把他们兄弟看作“乞食者”,给予歧视和冷眼;而那些穷苦人及其孩子却和过去一样,依然非常热情地接待这个落难的小客人。这严酷的现实,给周恩来的教育太深了。他开始憎恨起那些为富不仁的阔人来,开始与穷苦的人们建立起深厚的友情。
周恩来少年时期就是个不向困难低头的人。生活艰辛、身处逆境,更显示出他的性格特点。淮安是英雄的土地,淮安人民强悍的性格,像乳汁一样滋润着周恩来的心灵。
在淮安县城中心,有座古老的镇淮楼。少年的周恩来,多次登上楼廓,倚到石栏杆上俯瞰全城,仰视云天,那历尽苦难的古城建筑,污秽狭窄的街道,残旧嘈杂的茶楼酒肆,都曾勾起他忧国忧民的情怀。镇淮楼上至今保留着一块被农民砸残的地主租碑。碑上血淋淋地刻着:“乾隆五十三年通行江南征租条例。”用狠毒的语言刻下“恶佃”、“顽佃”、“奸佃”、“刁佃”的条条罪状和处治法规,这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淮安人民悲惨生活的见证,当然也反映了人民的反抗。自北宋以来,这里的人民抗租斗争此起彼伏,有时席卷整个淮安。
淮安县东街有一座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的祠堂。每当周恩来走到这里,他便默默地注视着关天培的塑像,心中涌起对这位坚守虎门炮台抗击英军的民族英雄的崇敬。
淮安城北河下镇,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乡。周恩来曾从勺湖坐上扁舟,经北水关到河下,从莲花铺地的小径上去拜谒吴承恩的故居。
“少游江淮,纵鉴名胜”,使他更加热爱祖国江河,也更加羡慕历史上灿如群星的英雄豪杰。他们为祖国山河增异彩,为中华民族振声威。一种民族自豪感开始孕育在少年周恩来的心中。可是,俯首现实,却是凄苦景象。他在苦于衣食、奔波于典赁借债途中,经常伫立街头,看到文渠河像条浑黄的带子贯通淮郡的大街小巷。在这条河流里,有沿街乞食的破舟,也有豪奢淫逸的画舫;有啼饥号寒的哭声,也有歌迷酒醉的浪笑。其实,整个淮乡也跟这条细流一样,载负着鲜明的贫富差异和人间不平。周恩来开始厌恶起这种环境来。故乡,失去了对他的吸引力,他幼小的心灵中萌发了远走“翔宇”的念头。
1910年年初,在东北做事的三伯父回家探亲,周恩来向他诉说了自己的愿望。三伯父答应他的要求,决定带他到东北去求学。这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携带着简单的行装离开了故乡淮安,随三伯父奔赴奉天(今辽宁省),来到了这“刮大风夹黄土”的东北大地。
到达奉天后,他进了艮州(今铁岭)银岗书院(初级小学),半年多后,他返回沈阳,进入奉天官立第六两等小学(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约了一个同学闯进了外国人的租界地。这里确实跟别的街道不一样,楼房比别处高,模样也奇特。中国人比别处少,而且显得谨慎小心。映入眼帘的是耀武扬威的宪兵队、巡警,以及两旁插着五颜六色的外国旗的领事馆,还有尖顶、圆顶的教堂……忽然,从前面的人群里传来一阵喧嚷声。周恩来和他的伙伴急忙跑过去,只见中国巡警局的门前,一位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向一个穿黑制服的中国巡警哭诉着。原来,这位妇女的亲属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前来告状。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洋人,反而把受害人的家属训斥一通。围观的中国人忿忿不平,但是敢怒不敢言,只是劝慰死难者家属去找慈善救济会……这件事,使周恩来深深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滋味。
东关模范学校,座落在沈阳古城大东门外万泉河畔,是沈阳比较好的一所完全小学。学校既教书,也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新学”。课程包括中外史地、自然科学和外文。周恩来从偏僻的小乡镇来到大城市,从念家塾到进入这样的新式学校,视野开阔了。他热烈追求新思想,认真汲取新知识,奋发勤勉,好学不倦。他上课时专心听讲,有不懂的问题,常到老师那里去问,总爱跟同学们一起研究问题,交换心得。勤奋的学习和积累,使他的知识面越来越广。他的思想像探针一样探向事物的深处,探讨着社会和人生的秘密。学校的课程远远不能满足他强烈的求知欲望了。他开始跑图书馆、阅览室,博览群书。老师、同学有什么新书,他只要听说,总是千方百计地借来阅读。他对学习的热心和钻研,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敏感,他头脑的清醒和思想的敏捷逐渐引起了老师的注意。一天,一个教史地的老师把他叫到跟前,破例地给了他一本只有大人才能读懂的书,慈爱地望着他说:这是本革命军,你可以读了。
周恩来高兴地捧起书,他打开一看,啊,这确实是一本不凡的书,满篇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铿锵作响的呼声:“吾于是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呼天吁地,破颡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这声声呼唤,激荡着周恩来幼小的心,使他久久不能平静。
后来,他又读了很多类似的书。比如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等,从中了解到许多关于民族危机、清朝腐败、人民苦难的情况和一些资产阶级革命家英勇斗争、流血牺牲的事迹。孙中山、黄兴、陈天华、邹容、秋瑾等革命党人的事迹深深打动他的心,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形象格外使他崇敬和向往。
1911年10月10日,中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变。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经过长期的准备之后,在武昌起义,一夜之间,解放了武汉三镇,建立了军政府,宣布实行“共和”。深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长久愿望,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武昌起义天下应。全国各地革命党人纷纷举起义旗,中国大地上燃起了革命烈火。
这是多么大的喜事啊!周恩来高兴极了,他和同学们尽情地谈论着斗争的胜利,憧憬着祖国美好的未来。在繁华的大街上,人们一群一伙地议论着新政事,不少人剪掉了辫子,周恩来也把辫子剪掉了。他热切盼望东方古国从此开始出现春天的气息。然而,正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时候,帝国主义的忠实代表袁世凯调动大批军队,残酷地屠杀革命者,血雨腥风扑灭了辛亥革命给人民带来的一线希望。周恩来从时局的急剧变化中,看出了政治的恶变。他为革命失败而惋惜,为祖国前途而忧虑。他多么渴望多灾多难的祖国走向兴旺啊!
有一次上修身课时,学校的魏校长讲到“立命”一节问同学们:
“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有的回答“为明礼而读书”,有的回答“为光耀门楣而读书”,也有的说“是为家父而读书”。当魏校长问到周恩来时,他操着南方口音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不由得一怔。他没有料到一个十几岁的学生能说出这样有抱负的话,睁大眼睛问道:
“为什么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提高声音重复说。
“好哇,‘为中华之崛起’,”魏校长显得有些激动,转身对同学们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正因为周恩来有爱国大志,才铸就一生伟业的辉煌。
解读
志存高远,执著追求,是古往今来所有伟人的共同品质,也是一切成功者的共同特征。立志“为中华之崛起”激励着周恩来笃实躬行,奋发向上。周恩来少年立志、酬志的故事启示我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和人生目标是十分重要的。人们为了实现远大的志向和预定的目标,就会自觉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就能克服各种困难,坚决抵制各种诱惑,经受挫折的考验,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惟有这样,光辉的人生才会向你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