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军史乡土 >台海秘闻 > 第一章 背弃和谈,《双十协定》成废纸 鏖战三年,窃国未成本钱失
第一章 背弃和谈,《双十协定》成废纸 鏖战三年,窃国未成本钱失
作者:赵俊涛   |  字数:14371  |  更新时间:2015-07-17 14:17:49  |  分类:

军史乡土

背弃和谈,双十协定成废纸

鏖战三年,窃国未成本钱失

1945年8月,惨烈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近尾声。诺曼底海岸和莱茵河畔的枪炮声早已沉寂,但东方的硝烟仍在苍穹中弥漫,似乎要为这场战争标上更加醒目的休止符。

8月6日、8月9日,美国空军“超级空中堡垒”B29轰炸机投掷的原子弹,使日本的广岛、长崎成为一片废墟。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曾经在欧洲战场纵横弛骋的苏联红军,再踏征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入中国东北,横扫日本精锐的关东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也向负隅顽抗的敌人发起凌厉的攻势。昔日猖狂到极点的战争狂人终于低垂下失败的头颅。8月10日,日本天皇“圣断”停止战斗。

当天下午7时50分,设在重庆的盟军总部收听到日本东京发出的英语国际广播,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次广播是日本外相东乡茂德未通过日本军事当局的检查,代表日本政府播发的。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投降了!”“我们胜利了!”度过漫长黑夜,在八年抗战中浴血厮杀的中国军民,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胜利曙光。

8月10日夜间,新华社的译电员带着刚收到的日本投降的消息,欢呼着从石板路上跑过,将胜利的喜讯传遍延安。第二天晚上,延安南门外新市场卖水果的农民,把一筐筐红绿水果抛向空中,喊着要人们吃“胜利果实”。不少学校的学生,高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在宝塔山下往来游行。8月10日的重庆也同样到处是欢庆胜利的场面,地处重庆闹市中心的国货大厦楼顶,半空悬下巨幅的标语,“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一行硕大的字符,豁然跳入过往行人的眼帘。一连几天,山城大街小巷的鞭炮声彻夜不停。

庆贺日本投降的热浪尚未平息,在延安和重庆,又一个爆炸性新闻接踵而至:中共领袖毛泽东为消除内战,将前来重庆与蒋介石举行国共两党间最高级和谈会议。对这一消息,很多人半信半疑。

抗战胜利了,亿万人民企盼的和平并没有从天而降。国民党在抗战期间即坚持独裁统治,视共||产党为心腹之患,急欲剪除。蒋介石的既定方针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之后,即发动内战,消灭中共及其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吞并解放区。1945年5月,蒋介石就在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宣称:“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国民党的反共方针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依仗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急欲称霸世界,控制中国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后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所说,美国当时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蒋介石所坚持的独裁和内战方针,在日本刚作出投降表示的时候,就暴露无遗。8月11日,蒋介石的最高统帅部一面命令国民党军队“各战区将士加紧作战努力,一切依照既定军事计划与命令积极推进,勿稍松懈”,一面却唯独命令共||产党领导下的第十八集团军“所有该集团军所属部队,应就原地驻防待命”,同时,命令沦陷区的伪军“维持治安”,只准接受国民党军队的收编。蒋介石的下一步打算,便是要发动内战,消灭共||产党。

面对错综复杂的时局,8月13日,新华社发表评论蒋介石在挑动内战,一针见血地揭露蒋介石的命令“从头到尾都在挑拨内战”。同一天,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讲演。毛泽东指出:“对于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我党所采取的方针是明确的和一贯的,这就是坚决反对内战。”这时的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有120多万党员的大党,抗日根据地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一亿,军队已发展到120余万人。其规模和力量已不容任何人轻视。

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与蒋介石合影

蒋介石虽然急欲发动内战,但也并非毫无顾忌。遭受八年战乱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和各民主党派要求民主和平的呼声很高。蒋介石为避免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国内外舆论的遣责,企图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卸到共||产党身上,又由于蒋介石的大部分军队远在西南、西北后方,有的嫡系部队更是远在缅甸、印度,要把全部军队运到打内战的前线,尚需要一段时间。于是,蒋介石在加紧准备内战的同时,又摆出一副“和平协商”的姿态,三次致电毛泽东,坚持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决定亲入“虎穴”,赴重庆谈判。

8月28日,延安东门外飞机场场面热烈。一架绿色的美军C47运输机停在跑道的尽头。跑道周围聚集着上千人,为领袖送行。毛泽东挥手同群众告别,健步登上飞机,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和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偕周恩来、王若飞奔赴重庆。

下午3时45分,毛泽东乘坐的飞机徐徐降落在重庆九龙坡机场。毛泽东戴着周恩来送给他的巴拿马太阳帽,步履稳健,微笑着走下飞机。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和为贵。”待记者照完相之后,毛泽东在机场发表了简短的书面讲话,指出:“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当天傍晚,蒋介石带着张治中、邵力子一行人来到毛泽东下榻的林森公馆,礼节性地拜访远道而至的共||产党领袖。

林森公馆的会客厅里,两位在中国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终于面对面地坐在了一起。面对服装笔挺,挂满勋章的蒋介石,毛泽东首先打破沉默:“蒋先生,我们大概有18年未见面了吧?”蒋介石掐着指头算来:“是的,是的,18年了……”

初秋的山城,清风送爽、桂花飘香。肩负重任的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立即投入紧张的谈判。8月31日至9月3日,双方就一般性的政治、军事问题进行商淡。从9月4日开始,国共两党代表举行了十次正式谈判。当谈判出现僵局时,中共主动作出重大让步,答应从南方八个解放区撤退,人民军队从原来坚持的48个师缩编为20个师。经过唇枪舌剑的反复谈判,双方最终就70%的问题达成了协议。

10月8日,协定签订前夕,张治中在军委礼堂为毛泽东举行盛大宴会。毛泽东在宴会上词恳意切地说:“中国今天只有一条路,就是和,和为贵。其他的一切打算都是错的……和平与合作应该是长期的。各党各派一致努力几十年,在蒋主席的领导下,彻底实现三民主义,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34周年纪念日,就在这一天下午,国共双方在张治中的官邸桂园签订了双十协定,即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下午四时许,双方代表先后到场,互相致意并审阅了事先誊写的双十协定全文,双方均表示同意。周恩来、王若飞、王世杰、邵力子、张治中先后签上自己的名字。

签字仪式完成后,邵力子向双方代表建议:“这次商谈,所以能够获得初步成功,达成协议,多有赖于毛泽东先生不辞劳苦的奔波,应请他下楼相见。”大家欣然同意。于是毛泽东主席下楼和大家逐一握手,互致祝贺。

双十协定签定后二小时,蒋介石全身戎装,腰佩短剑,亲到桂园拜访毛泽东,寒喧祝贺之后,两人即乘车同赴国府路国民政府礼堂,参加国庆招待会。会后,毛泽东又乘车前往山涧林园,向蒋介石辞行,并就未了问题最后交换意见。当夜,毛泽东留宿林园。

第二天凌晨,张治中陪同毛泽东飞返延安。蒋介石特派陈诚到机场送行,到机场送行的还有各阶层、各方面人士数百人,国民党当局虽然同共||产党谈和平,但其主要打算仍是通过战争来消灭共||产党。在谈判期间,美国运输舰和运输机正源源不断地把大批国民党士兵运往华北和华东等地。国民党保密工厂也在加班加点,赶印1933年蒋介石“围剿”红军时所编的剿匪手本。双十协定刚刚签定,蒋介石就发布了进攻解放区的密令,要求国军将领“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蒋介石在积极部署军事的同时,还大力经营台湾。

台湾被美国视为“不沉的航空母舰”

台湾,是中国最大的岛屿,本岛面积达35000多平方公里。它位于中国东南海上,与福建省最近处仅隔130公里。早在公元203年,吴主孙权就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军士万人渡海抵台。当时台湾被称为“东鲲”、“夷洲”。明万历年间,始用“台湾”之称。约1620年前后,中国官书中正式使用“台湾”一词。在此前后,葡萄牙人则称台湾岛为Formosa,意为“美丽之岛”,因此西方人习惯称台湾为“福尔摩沙”或“福摩萨”。16世纪中叶后,台湾成为西方殖民主义者觊觎的对象,荷兰、西班牙先后染指台湾。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以舟师25000人之众,一举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进驻台湾。第二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清政府将闽、台分治,台湾改建为行省。甲午之战,清政府遭到惨败,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订立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了开罗宣言,其中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后又有苏联参加签署的波茨坦公告中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这些国际协定重新肯定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日本宣布投降后,中国方面很快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划为第十五受降区,任命陈仪为受降主官。随后,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和台湾警备司令部也在重庆成立,陈仪任长官兼警备司令。

国共谈判期间,国民党接收台湾的各项工作全面展开。10月1日,国民党空军第一路军司令张廷孟奉蒋介石之命,携带中华民国国旗飞赴台北,与驻台日军第十方面军司令安藤利吉交涉,要求驻台日军放下武器,并降下台北“日本台湾总督府”上的日本国旗,升起中国国旗。台湾的天空,第一次飘飞起青天白日旗,在场的中国人无不为之动容。

10月3日,国民党陆军第七十军先头部队七十五师在基隆登陆,10月17日,第七十军其余两个师和第六十三军所属三个师在台登陆,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和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舰只进占台湾各重要港口。

10月25日上午9时,台湾地区日军投降仪式在台北市公会堂举行。台湾行政长官公署长官兼台湾警备司令部司令陈仪、警备副司令陈孔达、第七十军军长陈颐鼎、空军第一路军司令张廷孟、美军联络官柏德尔准将出席仪式,日军第十方面军司令兼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上午10时,陈仪代表中国政府通过广播电台宣布,从即日起台湾和澎湖列岛重新归入中国版图。该区一切土地、国民、政事皆归于中国主权之下。10月25日遂被定为台湾的“光复节”。

沦陷50年的宝岛回到祖国怀抱,台湾全省同胞欢欣若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祭告祖先,通宵欢饮。台北市各界民众数万人举行环市大游行,欢庆胜利。

双十协定签字后,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放松警惕。面对国民党军队咄咄逼人的攻势,被迫进行反击,先后打响上党、邯郸等战役。同时,调整了战略部署,撤出南方八个解放区,集中力量争取控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东北地区,加速进行军队建设,以应付国民党更大规模的进攻。

1946年6月,蒋介石凭借各方面的绝对优势,在美国的支持下,公开撕毁停战协定,调集30万大军,围攻中原解放区,开始发动全面内战,自认为稳操胜券的蒋介石又一次低估了对手的力量。

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大举进攻,毛泽东发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号召。在前八个月的作战中,解放军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进行大小战役战斗160余次,歼敌71万人。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以失败而告终。

1947年3月,遭到沉重打击的国民党军被迫缩短战线,放弃“全面进攻”,集重兵于陕北和山东,实施“重点进攻”,但这种进攻仅维持了四个月,就被解放军所击破。

经过一年鏖战,1947年7月,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全国规模的进攻。各路大军奋勇挺进,创建、收复、扩大了多个解放区,开始进入国统区作战。

从1948年下半年开始,毛泽东审时度势,高屋建瓴,科学分析了战争形势的变化,作出同敌人进行战略大决战的决策,并亲自指挥千军万马进行了气势磅礴的三大战役,歼敌近200万人。国民党统治的根基发生了严重动摇。蒋介石预感到失败将至,开始考虑自身的退路。

1949年1月10日,规模浩大的淮海战役全部结束,蒋介石55万精锐部队全军覆灭。就在这一天,蒋介石派蒋经国去上海,将中央银行现金移存台湾。

蒋经国飞抵上海后,立即安排海军调集舰只,抢运黄金和银元去台湾。很多参与抢运黄金的人员,多年后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夜幕笼罩下,一艘军舰停泊在上海黄埔滩国民党中央银行附近的码头上,烟囱冒出浓烟,附近的江面实行严格的航行管制,任何船只不准靠近。中央银行的街道,包括南京路、外滩和外白渡桥,临时戒严。各路口都站着持枪荷弹的国民党士兵,行人车辆均不准通行。一批由国民党海军士兵伪装的“搬运工”将一箱箱黄金运上军舰。天未破晓,这艘满载黄金的军舰开出吴淞口,加大航速,驶向基隆。国民党从大陆抢运黄金分三批进行,共运走黄金2775万两,同时运往台湾的还有1520万银元,另有15374万美元存进美国银行中的国民党政府帐号。

这批黄金后来在台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此,蒋经国曾作过如下评估:“政府在搬迁来台的初期,如果没有这批黄金来弥补财政和经济,情况早已不堪设想了。哪里还有今天这样稳定的局面!古语云:无粮不聚兵。如果当时饷粮缺乏,军队给养成了问题,那该是何等严重?”

美国前驻法大使蒲立德在展望杂志上发表文章,也基本同意蒋的这番分析,蒲立德在文章中作了如下阐述:

台湾面积仅约为波多黎各的四倍,它怎能维持60万的武装部队呢?这完全靠蒋经国先生将大陆的黄金运台,才安定台湾官兵的生活,维持社会经济的繁荣。没有蒋先生由大陆运台价值十亿美元的黄金,台湾的经济将被通货膨胀的洪流所淹没。

1月12日,刚刚返回南京的蒋经国,又奉蒋介石之命,率领总统府军务局局长俞济时、警卫组主任石祖德等秘密前往家乡溪口,架设电台、布置警卫,为蒋介石退居幕后预作准备。

1月18日,蒋介石重新部署人事,扩大京沪警备部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任命汤恩伯为总司令,并派陈诚任台湾省主席兼警备司令,蒋经国为台湾省党部主任,为将来逃亡台湾作准备。

早在1946年10月21日,即台湾光复的第二年,蒋介石就曾偕同宋美龄及随从人员,浩浩荡荡乘坐专机抵达台湾,以“领袖”身份进行视察。赴台第二天,台湾各界在台北市中山堂前举行盛大欢迎会。当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并肩出现在中山堂的时候,欢迎的人群高呼“万岁”,经久不绝,轰动整个台北市区。时过境迁,遥想当年的热烈场面,蒋介石心中总有阵阵痛楚袭来。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引退”,并于当天飞离南京。蒋介石在杭州笕桥机场小住一夜后,于次晨乘机在宁波栎社机场降落,然后乘车前往家乡溪口。

蒋介石“引退”不久,国民党海军最大的战舰“重庆”号起义,开奔解放区,令朝野大为震惊。“重庆”号原名“黎明”号,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屡立战功的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的旗舰。英国于1948年将该舰赠送给国民党政府。该舰排水量5270吨,装备有6门6寸火炮、8门4寸炮及21寸鱼雷发射管和深水炸弹发射装置,其吨位和火力在国民党海军中首屈一指。

1949年2月25日夜一点半,停泊在上海吴淞口的“重庆”号沉寂无声,聚集在“二八一”雷达室里的一部分进步水兵正密谋发动武装起义。他们的行动得到舰长邓兆祥上校的支持,邓兆祥当即表示:“我开船,咱们一起起义,把军舰开到共||产党解放区去!”

清晨5时30分,随着站在驾驶台的邓兆祥舰长“启航”“两进一”的命令,“重庆”号前进了。为了掩护起义,军舰主桅上仍挂着国民党的旗帜。

“重庆”号利斧般的舰首劈开江水,破浪向前。军舰顺利驶出长江口,进入东海,随即改变航向,沿海岸向北驶去。

26日早晨7点,“重庆”号到达解放区烟台,在港外抛锚停泊。水兵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一面白底红五星旗帜升上主桅。

与此同时,“重庆”号“叛变投共”的消息也在国民党政府内部流传开了。2月28日,国民党空军一天两次派出飞机飞临烟台海面上空对“重庆”号进行侦察。3月3日,也就是“重庆”号起义6天后,上海一家报纸才以“‘重庆’号舰去向不明”为题,含糊其辞地向外界披露了这一消息。

3月3日凌晨,国民党空军出动4架“黑寡妇”式战斗轰炸机,开始对锚泊的“重庆”号进行轰炸。“重庆”号开炮还击,将飞机逐走。

为了“重庆”号的安全,中共中央决定将其转移到葫芦岛。3月4日,“重庆”号驶进葫芦岛。国民党并未罢休,其空军和美国空军联手,出动大批B29、B24轰炸机,飞临葫芦岛上空,轮番轰炸“重庆”号。“重庆”号除6寸主炮外,舰上全部武器都投入对空射击。码头上解放军两个连的高射炮也向空中猛烈射击。密集的炮火,迫使敌机不敢低飞,只能在两万码以上的高空投弹。在连续两天的轰炸中,“重庆”号未中一弹。

3月19日,国民党空军的轰炸更加猛烈。从上午八点,敌机以四架一组编队,每隔20分钟轰炸一次。战斗持续7个小时。黄昏时分,一架敌机从舰尾死角方位俯冲下来,斜穿舰首尾线,投下8枚炸弹,“重庆”号后甲板中弹起火,有4人牺牲,20多人负伤。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重庆”号于3月20日放水自沉。

“重庆”号沉没后,邓兆祥和其他起义官兵,从葫芦岛来到安东,参加组建了人民海军的第一所海军学校——安东海军学校,邓兆祥被任命为该校校长。其后,邓兆祥先后出任解放军青岛基地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北海舰队副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

就在蒋介石寻求退路的同时,中共也加快了进军全国的步伐。1949年3月,在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西柏坡,中共举行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的讲话,被称作新中国的建国大纲。七届二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即3月14日,中共中央召集了一个事先已作充分准备的座谈会,对全国各大区的人事安排提出方案并作出决定。

在会上第一个发言的是邓小平。中央将委他以重任,由他挂帅,率军渡江占领京沪杭,接管中国最富饶的东南半壁河山。他展开名单,提出有关管辖范围和人事安排。

1949年3月,毛泽东在北平检阅部队

“华东区管辖范围,上海除外,还有南京、杭州、芜湖……均二十万以上人口的省市,省份有山东、浙江、福建……”

邓小平讲到这里,高瞻远瞩的毛泽东立即插话:“还要加上台湾,这地方很应注意。”在毛泽东心目中,台湾也即将成为新中国的一个省。

邓小平随即重复道:“省份有山东、浙江、福建、台湾四省。”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以后,解放军渡江准备工作加速进行。3月31日,邓小平亲自执笔,拟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百万大军云集长江北岸,国民党划江而治的梦想即将破灭。

4月20日黄昏,担任中路突击的三野第七、第九兵团7个军挥戈待发。炮火准备半个小时后,喝了齐心酒甚至写了血书的指战员和船工,高喊着“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登上木帆船,在弥漫的硝烟和冲天的水柱中,向江南奋勇挺进。紧接着,担任西路突击的二野第三、第四、第五兵团9个军,担任东路突击的三野第八、第十兵团8个军,相继突过长江,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江南残敌。4月23日,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军占领南京,毛泽东欣闻捷报,挥毫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恢宏诗篇。

就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当天,即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海军在靠近长江的白马庙乡成立。同一天,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25艘舰艇,在南京笆斗山江面起义,加入在炮火中诞生的人民海军行列。华东海军即是后来驰骋台湾海峡、战绩辉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的前身。

4月25日,解放军三野第七兵团第二十二军已逼近宁波机场。在溪口的蒋介石带领蒋经国等人,乘车前往象山港,登上早已停泊在那里的“太康”号护卫舰。“太康”号经宁波驶往上海,蒋介石要去亲自指挥战役,在上海顽抗到底。

蒋介石抵达上海后,在龙华机场召开军事会议,对淞沪防务作出周密部署。参加会议的有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上海警备司令陈大庆、上海防守司令石觉、上海战区空军司令毛瀛初等人。蒋介石在会上说,坚守住上海,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届时即将得到美国全力保护,我们就去重新光复全国,这是至关党国存亡之战役。

5月1日上午,蒋介石在汤恩伯的司令部,召集在淞沪的各中央军事学校毕业生举行座谈会,与会者大多是黄埔军校出身,会上成立了由各军事学校同学会组成的“非常委员会”。当天下午,蒋介石又向守卫上海的团长以上军官训话,声言要留住上海不走,亲自指挥战事,要和官兵共艰苦,要和上海共存亡。蒋还命令装甲兵部队调到上海加强防御。

虽然上海遍布现代化的防御工事,并陈有重兵,但蒋介石仍心有余悸,不敢住在市内,经常在“太康”号护卫舰上居住,并将该舰停泊在吴凇口外的海面上,以便在危急情况下,快速撤离。如要召集较多的人开军事会议,他才住进复兴岛。

5月7日,东方晨曦微露。蒋介石乘招商局“江静”号轮船离开上海,在“太康”舰护卫下驶向舟山群岛。“江静”轮是上海沦陷时期由江南造船厂建造的4600吨位的客货轮,建成后曾进行过改装,设施豪华,其舒适程度远远超过“太康”舰。蒋介石此次离沪出海,是为了兼而指挥华东、华南沿海地区两个战场。

解放军进驻上海

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江静”轮进入舟山海域。掌灯时分,“江静”轮靠上舟山码头。国民党浙江省省长周岩,疾步登上甲板,迎接这位“下野”的总统。蒋介石没有下船,派人通知船长徐品富,要继续乘船视察舟山各岛。

一连几天,蒋介石在舟山属岛往来巡视,不时登上各岛了解战备情况。有的小岛轮船难以停靠,就用小船把驻岛的军政要员接至船上,听取汇报,面授机宜。

就在蒋介石往来于群岛之间东奔西走的时候,上海战役于5月12日打响。宋时轮、叶飞指挥的三野第九、第十兵团向大上海发起猛烈进攻。经过一番血战,于5月27日解放上海。

5月17日,闻报上海局势吃紧的蒋介石,乘“美龄”号专机离开舟山,飞往澎湖马公岛。5月26日,蒋飞抵台湾冈山,然后转至高雄。

当上海战役还未结束的时候,毛泽东已在考虑如何扫清台湾外围屏障,占领渡海出发阵地,为下一步解放台湾准备条件的问题了。5月23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了向全国进军的部署,指示三野:“你们应当迅速准备提早入闽,争取于六七月内占领福州、泉州、漳州及其他要点,并准备相机夺取厦门。”5月25日,三野司令员粟裕命进军浙江的第七兵团乘胜占领舟山。5月27日,三野指示第十兵团进行入闽准备。

1949年6月,中央军委多次电告三野领导和华东局,要求在上海市委和三野前委等处设立专门研究解放台湾问题的机构,由华东局统一领导,立即进行广泛的争取台湾守军的工作,以配合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力争尽快做好各方面准备,早日解放台湾。

在此期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全国军事形势进行了分析,认为今后的战局,对两广只有歼灭桂系军队较为费力,对西北正在布置歼灭马步芳的战役,除此,大陆已无更多大仗可打,但在海上尚有解放台湾、海南岛两役需费大力,而且国民党亦正企图以台湾为其进行军事抵抗和经济封锁的指挥基地,故欲达全胜,必须渡海解放台湾,而渡海作战的关键必须有空军、海军和内应。但现有的空军和海军力量太弱,难以担当渡海作战的重任。因此,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加快建立空军和海军的步伐。

早在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就决定在东北创办一所航空学校,为建立人民空军培养人才。1945年9月至10月期间,王弼、常乾坤等30余名航空技术干部赶赴东北,组织搜集航空器材,进行创建航校的筹备工作。1946年3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通化正式宣告成立。后因内战爆发,校址多次迁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东北航校利用破旧的“英格曼”、“九九”式等型号教练机,进行飞行训练。到1949年7月,共培养出各种航空技术干部560名,其中飞行员126名。这时,解放军已拥有美、英、日式飞机上百架。但真正能够用于作战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只有二三十架,主要是美制P51野马式战斗机。这些还难以和国民党空军相匹敌。

1949年7月10日,毛泽东写信给周恩来,提出空军建设的具体意见。毛泽东在信中说:“我们必须准备进攻台湾的条件。除陆军外,主要靠内应及空军。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全,则把握更大。我空军要压倒敌人空军,短期内(例如一年)是不可能的,但似可考虑选派三四百人去远方学习六个月至八个月,同时购买飞机一百架左右,连同现有的空军,组成一个攻击部队,掩护渡海,准备明年夏季夺取台湾。同时须考虑一个条件,即在闽浙两省建立飞机隐蔽库,即掘大山洞藏飞机。如无此条件,则飞机不能隐蔽,亦不济事。”毛泽东在信中所说的“远方”,指的是苏联。“现有的空军”即东北航校。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中央军委决定设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确定由四野第十四兵团司令员刘亚楼担任司令员。并加紧同苏联商洽培训飞行员和购买飞机等事宜。

刚刚组建的海军部队也服从战争的需要,利用接收的装备和技术力量,以组成一支有一定护航能力和运输能力的海上力量为建设目标,加紧培训人员,提高作战能力,力求尽早协同陆军执行渡海作战任务。

1949年8月28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接见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张爱萍和林遵等原国民党海军将领时,向海军提出解放台湾的任务。毛泽东说:“台湾不解放,国家就不安宁。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我们也一定可以解放台湾。海军也要做好准备,准备配合陆、空军,在人民解放战争最后一战中立一功。”

上海失守后,在台湾的蒋介石确定新的战略计划是“建设台湾、闽粤,控制两广,开辟川滇”,以舟山、马祖、金门、澎湖一线为前哨,也为“反攻复国”之桥梁,确定以台湾防务为第一。

6月21日,蒋介石以国民党“总裁”的身份飞赴福州。在福州市南郊飞机场办公大楼召开临时军事会议。从上海逃出的汤恩伯、福建省主席朱绍、第六兵团司令李延年等高级党政军官员及驻福建的各军军长、师长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

蒋介石在会上讲话说:“我是一个下野的总统,论理不应再问国事,一切由李代总统来处理,但想起总理生前的嘱托,勉以‘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的遗言,现在是我党危难关头,所以我以党的总裁地位来领导大家同共||产党作殊死战。”接着,蒋介石着重强调了保卫福建的重要性:“比方台湾是头颅,福建就是手足。没有福建即无以确保台湾。”又说,“福建若陷落,其政治影响甚大,因为台湾人半数以上原籍福建,对故乡十分关怀。南洋一带的侨胞,也是福建籍占多数。如果福建失了,就更误解我们国民党彻底失败了。这种心理上的变化,就会使我们失去海外侨胞的同情与支持,所以福建必须死守。”

训话之后,蒋介石站在大幅军用地图前,对浙、闽、粤边境和各海岛的防御作了防守部署,接着又招见了九位主要将领进行单独谈话。从这些将领的谈话中,蒋介石了解到,各部队士气颓唐、装备缺乏、兵员不足,许多官兵已失去坚守福建的信心。他不禁仰首叹息,最后说出:“处绝地也可以生,有我领导你们,有台湾在,即使大陆尽失,也可复兴。”

当天下午三时半,蒋介石乘“美龄”号专机飞返台湾。汤恩伯率领与会将校在机场列队相送。“美龄”号缓缓滑过跑道,升上天空,逐渐消失在海天相连处。目送蒋介石离去的众将校,心中都被一层失败的阴云所笼罩。

6月24日,返回台湾的蒋介石在距台北13公里处的草山,为自己选了一所名叫“士林”的别墅作官邸。那里温泉环布,青山林茂,环境非常幽雅。蒋介石非常欣赏这里的景致,并把草山改名为“阳明山”。从此,阳明山成为国民党新的统治中心,国民党党政要员经常来此报告和请示。

除了布置福建防御之外,蒋介石还试图在外交上有所突破。7月6日,蒋介石以国民党总裁身份出访菲律宾。除了商淡建立反共联盟之事外,还存有两个目的,一是请菲总统季里诺替他向华盛顿求情,将台湾划入美国西太平洋防线之内;二是台湾一旦失守,蒋介石不愿到美国寻求政治庇护,而想选择菲律宾作为避难所。此行有投石问路之意。但蒋的这次出访,并没有获得预期效果。

8月5日,美国国务院提前发表中美关系白皮书,指责国民党政府无能,表示今后不再援助蒋介石。闻听这一消息,蒋介石心情极为沉重。于8月6日飞往南朝鲜,在镇海与李承晚会晤,但同样未有所获,无功而返。

外交的困局毫无突破,蒋介石仍以守土防御为要务。8月17日,解放军攻占福州,给蒋介石以沉重打击。8月22日,蒋介石再行赴粤,部署广州防务。两天后,又急匆匆离开广州,带着蒋经国飞抵重庆,去稳定大厦将倾的蒋家王朝。一下飞机,蒋介石就发表声明说:“今日重庆或再成为反侵略,反共产主义之中心,重新负起支持作战艰苦无比之使命。所望我全川同胞,振起抗战精神,为保持抗战成果,完成民族革命而努力。”

负责保卫西南的国民党主要将领联名上书,请求蒋介石长期住在重庆,利用西南的优越条件,“使之成为反共复兴的基地”。蒋介石答复说:“我现在台湾创办了一所革命实践学院,调训负责要员,要由我亲自主持。因此,我要经常住在台湾,而不能长期留在四川。”解放军进驻广州

8月29日上午9时许,蒋介石在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召开军事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张群、胡宗南、宋希濂、钱大钧、刘文辉、王陵基、邓锡侯等人。蒋经国、俞济时也参加了会议。

山城重庆,地势险要,是大西南的门户。依托有利地形,凭借胡宗南、宋希濂几十万人马,似乎还可以和来势凶猛的共军较量一番。在蒋介石的心中,还残存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幻念。他振作精神,向与会将领作了一番动员:“我们现在还有100多万陆军,有相当强大的海、空军,绝没有任何悲观失望的理由。望大家同心同德,坚定信念,坚持奋斗,以争取胜利……”

会后,蒋介石开始找各位将领进行单独谈话。首先找的是川黔鄂湘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听完宋希濂的有关介绍后,蒋介石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继续说道:“我们和共||产党是势不两立的,共||产党得势,我们这些人是会死无葬身之地的。你要告诉各级军官,尤其是高级将领,要人人抱定为我们总理的三民主义而奋斗,就是牺牲也无上光荣的决心!”

宋希濂毕恭毕敬地听着,脑海里却是对战局的另一种分析。这种分析他曾在不久前和胡宗南的一次密谈中流露过——“共军正规部队约有400万左右,再加上地方兵团及民兵等,可能达到1000万人。他们有这样大的力量,完全有条件统一中国。而我军仅有100多万人,散布在新疆、甘肃、陕南、四川、贵州、云南、鄂西、广东、广西以至台湾等广大区域内,无论就军队数量和战斗力来说,都无法在任何地区进行决战。因而在整个大陆,不论是华南还是西南,恐怕都将不保。但台湾、海南、舟山或可暂保一个时期。因为共军要进攻这些岛屿,必须要有相当的海军力量,而这种力量的成长,最快也要三五年。”这时的宋希濂早巳丧失了固守西南的信心,认为西南的丢失只是时间问题。

“你继续讲吧!”蒋介石见宋沉默不语,便开口敦促道。

“委座!”宋希濂紧皱眉头,忧心忡忡地说:“如果共军来一个大包围,直取西昌滇西,把我们的退路截断,那我们几十万人马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宋的意见是为了保存实力,静待时机,必须设法避免被共军包围歼灭。在共军未向西南进攻之前,先控制西康和川南。然后,再逐步向滇缅边境转移。

对此打算,蒋介石予以否决。他说:“展望未来,两广势难保持,在华南丢掉之后,在大陆上必须保有西南地区,将来才能够与台湾及沿海岛屿相配合,进行反攻。如果把大陆完全放弃,则国民政府在国际上将完全丧失其地位……”固执己见的蒋介石拒不采纳宋希濂的意见,终使宋的担忧变成了现实。宋希濂本人也于12月19日在大渡河河谷中被解放军活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30万军民聚集广场。在国歌乐曲声中,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朱德总司令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全军指战员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随后举行的盛大阅兵,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实力。站在城楼上的毛泽东目睹铁流滚滚、战鹰掠空,更加坚定了渡海攻台、解放全中国的决心。

1995年,林玉华在共和国的华诞一文中,生动再现了当年阅兵的盛况:

“一面火红的军旗在护旗兵的掌护下,伴着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雄壮节奏,引导受阅方队由东向西而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年轻的人民海军方队。水兵们头戴白色无檐帽,脑后飘动着黑色缎带,身着蓝白相间的海军服,显得格外英俊潇洒。紧跟着的是强大的步兵师,8000余名指战员携带缴获的各种武器,组成12个方阵,英姿勃勃,锐不可挡。接着开过来的是炮兵师,野炮、榴弹炮、战防炮、高射炮,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随着隆隆的马达声,各种坦克车、装甲车以排山倒海之势通过检阅台。战士们挺胸昂首站立在车上,注目城楼,庄严敬礼。

“当人民解放军战车方队似铁流汹涌通过天安门前时,突然从东面天上落下一串霹雳,只见9架P51战斗机,两架蚊式战斗机及6架运输机和教练机,呼啸着飞临天安门上空。几分钟后天空又有9架P51战斗机从空中掠过,天上地下浑然一体,形成立体的武装阵容。”

新中国诞生后不久,二野及一野、四野的部分部队,即开始向西南进军。在各路大军的进逼下,国民党西南形势步步吃紧。11月14日,蒋介石自台北飞抵重庆,力图扭转危局。他到达重庆的当天,各种败讯纷至沓来。桂林开始撤退、贵阳失守、解放军前锋已接近彭水。几十万“国军”南逃的道路已被截断。在其后的十余天内,解放军进攻速度极快,国民党各路守军一触即溃,重庆外围已难以防守。

11月28日,解放军先头部队进抵重庆市郊的南温泉,整个重庆已被解放军第四十七军、第十二军和第十一军所包围。蒋介石带着蒋经国等人巡视重庆市区,见情况已开始大乱,“交通阻梗,宪警皆表现无法维持现状之神态。一般人民更焦急彷徨、愁容满面。部队亦怪象百出,无奇不有”。

第二天,重庆市内已能听到隆隆的炮声。当天中午,蒋介石在山洞林园召集部分国民党军政头目开会,决定30日晚撤离重庆,并布置对重庆进行大规模破坏。晚上10时,林园右面已枪声大作。蒋经国催促蒋介石赶紧离此危险地区。当蒋氏父子乘车开出林园时,公路上汽车拥挤,难以通行,混乱嘈杂的局面前所未有。蒋介石的座车,在通往白市驿机场的途中,被阻塞三次,无法前进。蒋介石不得已下车步行,通过后改乘吉普车前进,午夜始达机场,当夜就睡在“中美”号专机的机舱里。

11月30日凌晨,“中美”号专机飞离重庆,蒋介石在新津换机后转飞成都,住进中央陆军学校。

重庆既失,成都已无险可守。国民党军败退的情形犹如山倒屋塌,很多军官拒不听命。12月7日,国民党宣布将其政府迁往台湾,在成都的蒋介石已无力回天。

蒋介石退往台湾登机时的情形

12月10日,解放军逼近成都,市内秩序空前混乱。宣布起义的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给在成都的西康省主席刘文辉发来电报,要刘文辉会同四川将领,将蒋介石扣留,可成为“人民政府第一功臣”。此时,蒋的侍卫人员发现,在中央军校附近有可疑人物,侍卫副官党春明紧急向蒋报告。蒋介石见势不好,在蒋经国和党春明等人护卫下,乘车直奔成都凤凰山机场,“美龄”号专机紧急起飞,载着蒋介石向台湾飞去。

此时,坐在机舱中的蒋介石沉默无语,“俯视眼底大好河山,心中怆然”。四个小时之后,蒋介石透过舷窗往下望去,眼底已是茫茫东海。江山别离,蒋介石在大陆的时代就此宣告结束,国共交战的主战场也将从大陆转向沿海。随着大西南反共基地的崩溃,台湾海峡的烽烟正悄然升起。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