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职场励志 >别让制度毁了你的团队 > 第三章 制度的执行,不讲如果只讲结果 (三)
第三章 制度的执行,不讲如果只讲结果 (三)
作者:谢国计   |  字数:3635  |  更新时间:2016-07-07 13:50:41  |  分类:

职场励志

没有制度很可怕,有了制度不执行就更可怕。有时候,公司的很多事情并不是坏在制度上,而是坏在对制度的执行上。某造纸厂生产车间发生了严重的火灾,几十万的成品和原材料化为灰烬,数十名员工被大火吞噬,葬送了宝贵的生命。事后,心力交瘁的厂长做了深刻反省,他将这场大火的起因归结于所有人对制度的轻视。

该生产车间在改组之后,有许多插座空闲下来。有时车间工人在工作时间手机没电了,就会用它们来充电。这些插座是建厂之初安装的,大部分都已经老化,很容易出现故障。公司就制定一条纪律:严禁使用车间的插座。然而,长时间来车间插座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管理层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慢慢地,有些胆大的员工开始用电饭煲煮夜宵。而电饭煲就是这场大火的导火索。一天大家上夜班,某产线组长应大家要求,为大家煮方便面当夜宵。长时间的连续使用,劣质的电线胶皮开始融化,随后插座喷出火星。旁边放置的成品,被火星喷到之后迅速燃烧,造成了这场重大生产事故。

倘若该造纸厂的管理人员在制度制定之初就严格执行,员工就不会在车间大肆用电,这场事故也就不会发生。管理企业离不开良好的制度。若不能严格执行制度,再好的制度也会变成危险的毒药。

企业执行力的大小,是衡量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制度束之高阁,让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只会助长我行我素、任性妄为的不良作风,长此以往,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就会涣散,竞争力就会减弱。只有按制度办事,制度的威慑力才能呈现出来,违反制度的人才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其他人才会引以为戒。

令出如山,绝不能妥协

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说过:“企业最缺的不是制度,而是制度的执行。”有制度没执行,制度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在中国企业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制度多、执行少、执行不到位。难怪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制定一项好的制度不易,能够坚决执行则更重要。”

有个成语叫“令出如山”,意思是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形容上司下达命令,下属坚决执行,不找借口,不得违抗。真正好的执行就应该如此,绝不允许下属找借口,上司绝不能轻易向下属妥协。

企业老板应该有威严,发出一项命令之后,就要让员工坚决执行,绝不容许员工拖拖拉拉、打折扣地执行任务。只有这样,企业的决策才能落到实处,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

总经理对后勤部门的张主任说:“张主任,每年的这个季节都是火灾的高发期,去年就有一场大火把我们邻居单位烧光了,损失惨重。今年我们一定要做好火灾的防范工作,坚决避免发生火灾。”

张主任说:“明白了。最近几天我在忙手里的工作,过几天我就把你的话传达给全体员工。”可是,张主任这一拖就是半个月,半个月后,张主任才向全体员工传达总经理要求大家防火的旨意。但是不到3天,公司的厂房就失火了,很多原材料被烧毁。

总经理怒气冲天,把张主任叫了过来,对他吼道:“前些日子,我跟你说过,要让大家注意预防火灾,你有没有传达我的指令,你是怎么做的?”张主任两眼干瞪着,说:“我跟大家说过啊,一定要把火灾的引起者找出来,要严惩……”

总经理这叫“令出如山”吗?当然不叫!军令如山是指命令发出之后,要让下属立即、马上去执行,而不是听到下属说“我最近有点忙,过几天再执行”后,就说:“好吧,你过几天再做也行。”尤其是重要的事情、重要的命令,一定要注意执行的时效性,一旦拖拉,就可能酿成大祸。

总经理对张主任听之任之的态度,叫“令出如山”吗?当然不叫。令出如山是指一定要让下属执行到位,一定要有一个好的结果,而不是把上司的话传达给下属就完事。在命令下达后,一定要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比如,让张三检查一下灭火器,看看是否需要更新;让李四调查一下市场上的防水系统,看看是否需要买一台新的回来;让王五联系当地的消防部门,组织一次全体消防培训。再组织员工研究一下火灾的隐患在哪里,让大家加强防范。这才叫真正的执行,这才是令出如山。

老板一定要像军官将领一样下达任务,做到令出如山。无论员工找什么借口,说什么理由,有什么困难,老板都不能轻易改变已经发出的命令。老板可以给员工提出建议,为员工执行提供条件,但绝不能允许员工拖泥带水,拖延执行。如果员工执行不力,该挥泪斩“马谡”就要当即立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执行的效果,也才能树立老板的威信和影响力。

制度执行要从小抓起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执行来说,一件小事都不能执行到位,又怎么保证把大事执行到位呢?因此,真正的执行应该从小处抓起,从小事做起,这不仅关系到细节问题的处理,更关系到员工工作态度的历练。

很多著名的企业都十分重视从小处抓执行力,比如,全球第一零售巨头沃尔玛有一个“微笑制度”,该制度规定:员工必须向3米内的顾客微笑致意,微笑的时候,要露出8颗牙齿。沃尔玛还规定,员工在回答顾客的提问时,永远不能说“不知道”,如果有不知道的,应该立即想办法帮顾客解答。今天的沃尔玛能够在全球各地开分店,与从小处抓执行力是分不开的。

有些管理者对于执行要从小事抓起认识不够深入,认为没必要纠结于小事,而应该抓大放小。殊不知,企业竞争力的打消,往往取决于企业要素中最薄弱的一环。只有真正重视小事,从小处抓执行,才能让人把执行意识带到工作的任何地方。

三十多年前,格茨维尔纳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家“无限的爱”(组织)日用品和化妆品连锁超市(DM)。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他非常注重执行细节,非常重视从小事上抓执行。靠着执著的执行精神,他先后创办了第二家、第三家分店,公司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一次,维尔纳巡视一家DM分店时,突然叫分店经理把扫帚拿过来。分店经理将扫帚递过来,疑惑地问道:“维尔纳先生,你这是要干什么啊?”维尔纳说:“你看灯光的亮点都聚集在地上,不是很浪费吗?”说着,他用扫帚把灯管拨了一下,让灯光照在货架上。

这么小的事情,维尔纳都关注到了,并且身体力行地为员工示范,这让员工记忆深刻。正是靠着这种追求细节的执行力,维尔纳的连锁店开到了1370多家,拥有两万名员工,年销售额高至近百亿欧元。

当人们问维尔纳将企业做大做强的秘诀时,他的回答是“以身作则地注重细节”。他解释道:“这样做永远比下达批示给员工留下的印象深刻得多。当然,我不可能每天都到所有的分店跑一圈,每个细节都不放过,所以,这就是我在全公司打造细节执行力的原因所在。我不但要自己注重在细节中执行制度,更要让全体员工都重视细节。”

著名管理学著作执行的作者拉里博西迪,曾在通用汽车公司工作过二十年,他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你想把结果做好,就要在过程中重视小事。战略也好,制度也罢,抑或是理念,都应该落到实处。你追求小事有多深入、多执著,执行力就有多好,取得的成效就有多好。”作为管理者,只有重视小事,从小处抓执行,才能确保执行到位。

要学会用制度让执行“提速”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微软在未来十年内,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其实,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执行力都是永远不能忽视的要素,如何提升企业的执行力是管理者每天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到底怎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执行力呢?其实,最简单的一招就是制定规范的制度,用制度为执行“提速”。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并把它公布于众,使每一位员工都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做到什么标准,做好了能得到什么奖励,做不好会受到什么惩罚。通过这些制度,员工的行为得到了规范,员工明确了做事的流程,凡事有章可循,那么执行力自然会大大提高。

朱厂长是温州乐清五金机械厂的老板,1992年的一天,他在上海出差,住在上海大方饭店。晚上,他吃完晚饭就在街上瞎晃悠。这是他最喜欢的一种休闲方式,他把这叫做“跑信息”,又将它称之为“捡钞票”。

当时上海的大街小巷到处是糖炒板栗的小摊小贩,街头巷尾飘着板栗的香味。有一家食品店的板栗特别受欢迎,大家排着长队买板栗。朱厂长观察买板栗的人,发现他们买到板栗后,往往会猴急似的剥、咬,费了老大的劲儿,才把板栗弄开,同时也把板栗弄得支离破碎。

朱厂长脑子一转,想到一个点子:如果有一个机器专门剥板栗,那岂不是很好?他的脑子高速运转,脑子里在画草图,用镀锌的铁皮制作,成本大概1毛5一个,出厂价大概3毛钱。

10分钟后,朱厂长推开那家食品店的大门,找到了老板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老板听了他的剥栗器,产生了兴趣,认为肯定会受顾客欢迎。但要尽快上市,而且越早越好。他希望朱厂长在两个月之内搞定,但朱厂长微微一笑,说:“不用两个月,一个星期之后我就给你送来。”

当天晚上,朱厂长就给温州老家的工厂传真了一个剥栗器的草图,两个小时后,模具出来了,冲床开始运转。三天后,朱厂长派人将一车剥栗器送到上海,大大小小炒板栗的贩子都成了他的客户。

朱厂长的团队为什么仅用三天时间,就能把剥栗器生产出来呢?当那位食品店老板惊诧地问他这个问题时,他笑着说:“因为我们团队的执行力有制度作保证,每一次执行,都严格按照制度和流程来,不用走弯路,所以才会有速度。”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