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见过自讼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到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进行自我反省。”
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如果说“一日三省”是向内心、向自我求助的话,“见贤思齐”就是向外求助,为自己找一个学习和提高的参照物。
其实“思齐”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遗憾的是生活中我们见的更多的是这样一种“思齐”:某某人一夜成名,我要是也有这样的机会就好了;某某人一夜暴富,怎么机会没落到自己的头上?甚至对某某人的不义之财、不劳之获垂涎三尺……“思齐”的结果就是力图找捷径从而走上邪路。
所以“思齐”首先要求你对好坏善恶有基本的辨识能力,知其贤而思之,知其不贤而改之。同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见别人“不贤”之处,如果确实是有违道德原则的事,在自己以之为诫的同时,还应大力反对、鞭挞;但如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大可不必兴师动众,把眼光全放在别人的所谓“不贤”上。
著名作家余秋雨在博客里写道:一位老人这样说,别人骂了你,十年间,他们除了骂你再没写出什么,你被骂了,十年间,除了没有回骂之外你写完了一切。有了这份笔墨账,不必再做其他裁判。
的确,这些年来,余秋雨确实挨过不少骂,骂他的人中包括很多批评家,知名的或者不知名的,余秋雨没有把这些“骂声”放在心上,一边挨骂一边继续创作,而他的作品也依然精彩。但是那些批评家的大作,又有谁拜读过呢?
其实我们普通人在很多时候都去把经历放在关注别人的缺点,评论别人的缺点上面,其实这样是毫无用处的,既浪费我们自己的精力,更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我们正确的做法是: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看见别人有优点,我们主动去学习,看到别人有不好的地方,我们就去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有我们就去改掉。这才是正确的、利人利己的做法。
“见贤思齐”的反面就是嫉贤妒能,不是向比自己强的人学习,而是处心积虑谋害人家。
自古以来,嫉贤妒能者都难以成大气候,甚至还会落得不堪收拾的下场。因为这种人不仅才能相对稍逊一筹,而且由于心胸狭窄,一旦妒火燃起,就有可能失去理智,进而丧心病狂地不择手段,以致一步步走向毁灭之路。战国时期的庞涓,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庞涓谋害孙膑的过程很多人都熟悉,这里不再赘述,总之,庞涓最终落得个死于非命的下场,可以说这是他自己为自己铺设的。如果他能够向师兄孙膑谦虚请教,互相切磋,共同进步,说不定会出现像“将相和”那样的好景况,成就事业,流传美名。可惜的是,他没能见贤思齐,而是采取了卑劣的打击手段。结果,害了别人,更害了自己。
在生活中,有一些人对比自己能力强的人所持的心态是忌妒,而对比自己水平差的人则加以鄙视和嘲笑。这种态度对他们本身有什么好处吗?可以说是有害无益。真正的聪明人,总是会向比自己强的人虚心学习,以使自己尽快达到对方的水平;而见了有毛病的人,则会对照对方来反观自己,看看自身是否也有这方面的不良现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才是能够切实提高自己的修养品位、不会走向相反方向的有效途径。
有句老话说的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这样才可以进步,而怎么学习又该向谁学习呢?这时就需要自己用心去发现了,看看自己身边的人,是不是有很多有才能、有道德的人,他们的身上是不是有很多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如果是,那么我们就应该去学习,这样自己的才能与道德就会得到提升。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孔子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坦荡、达观,无论得意或艰困,都能做到俯仰无愧;小人常为名利所绊,患得患失,所以悲切、忧愁。梁漱溟先生对此进一步说,这也是告诉人们为人处世不要成天捉摸别人,猜疑别人,以致使自己患得患失。
有一则寓言,说的是“疑人偷斧”的故事。一个人丢失了斧头,就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从此后他便每天观察邻居儿子的言谈举止、神色仪态。这样一观察,他觉得邻居的儿子怎么看都是偷斧子的样子,思索的结果进一步强化了他原来的假想,于是他断定贼就是邻居儿子。可是过了不久,他在山谷里找到了自己砍柴时丢失的斧头,这时候他再看那个邻居的儿子,竟然一点也不像偷斧子的贼了。这个人无疑是一个爱成天捉摸别人的人,一开始他就给自己下了个结论,然后走进了猜疑别人的死胡同。要不是后来找到了斧子,不知道他还会做出什么事情呢。
古人云“长相知,不相疑”,反之,不相知,必定长相疑。疑神疑鬼的人,看似怀疑别人,实际上是在怀疑自己,缺乏自信。有些人在某些方面自认为不如别人,因而总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看不起自己,算计自己。有些人以前由于轻信别人,在交往中受过骗,蒙受过巨大精神损失和情感挫折,结果万念俱灰,不再相信任何人。一个人自信越足,越容易信任别人,越不易产生猜疑心理。
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因为猜疑,夫妻离异;因为猜疑,朋友反目;因为猜疑,大打出手,导致悲剧。不知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当几个同事聚在一起,悄悄说话,你会怀疑他们是在讲你的坏话;你告诉朋友一个秘密后,你会不停地想他是否讲给别人听;一位朋友对你的态度冷淡了些,你会觉得他可能对你有了看法,就拿最简单的上网来说,你很好的一个网友突然离线了,连个再见也没说,你就怀疑他是不是不想理你了,烦了;你的男朋友一连几天没打电话给你,你就觉得他变心了,就生气,伤心难过……如果你有这些情况,那么可以说你真的疑心较重了。
同事们之间的议论有好多话题,你应该先想一想自己真能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让别人有那么大的兴趣去议论你吗?其实这些都是你在自寻烦恼。朋友是你信得过的朋友,那就不用担心他会向别人说你的秘密。朋友对自己态度冷淡了,可能是他自己有心事,情绪不好,正需要你去关心一下呢。好友突然离线,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停电、掉线,或是有别的原因,需要你的理解。男朋友没给你打电话,可能这些天很忙,在加班……猜疑好像一条无形的绳索,它会捆绑住我们的思路,使我们远离朋友。如果疑心过重的话,那么就会因一些根本没有或不会发生的事而忧愁烦恼,郁郁寡欢,其结果是可能无法结交到朋友,变得孤独寂寞,对身心健康是极为有害的。有时候,哪怕是一点点的猜疑,也可能让你失去最珍贵的东西。
一个人一旦掉进了猜疑的陷阱里,便容易处处神经过敏,对他人对自己心生疑虑,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拓宽我们的胸怀,来增加对别人的信任,排除不良心理,敞开心扉,将心灵深处的猜测和疑虑公之于众,增加心灵透明度,求得彼此之间的了解沟通,增加相互信任,消除隔阂。我们应无视小人传播的流言,因为猜疑之火往往在小人的煽动下,越烧越旺,导致人失去理智,酿成恶果。因此,面对流言蜚语时,我们千万要冷静,坦诚相待。须知,“长相知,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
放利而后行
子曰:“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论语·里仁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必然招致更多怨恨。”
从古至今,很多人在利益面前摔了跟头,私欲膨胀,引火烧身。
我们都曾听过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老头儿打鱼网到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老头儿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酬谢老人。老太婆向金鱼提出要木盆、要木房——要当贵妇人、要当女皇的要求,金鱼一一答应了她,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一切回到了从前,老太婆依旧一无所有。
渔夫救了金鱼,这是义,但渔夫的老婆不能挟义索利。金鱼知恩图报也是义,但它不能无限地满足贪婪的要求。在这个故事中,义最终变质,蜕变成纯粹的利,让人鄙弃。而贪婪的唯利是图的老太婆也最终得到了惩罚。
伊索说过,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都失去了。
春秋时期,一年夏天,鲁宣公兴致勃勃地把渔网撒在潭里准备捕鱼。正在这时,里革刚好从潭边路过,见到鲁宣公后立即把他的渔网的绳剪断,并且把网拉上来扔掉了。
鲁宣公不知何意,正要发怒,里革忙解释说:“我主可曾听说过,古时候,春暖花开之际,万物复苏。这时候,鸟兽刚好怀胎,水中的动物也基本成熟,狩猎师就下令禁止用兔网、鸟网捕捉鸟兽,而只用矛刺取鱼鳖,将它做成鱼干,以备夏天食用,这样做是为了促使鸟兽生长;到了夏天,鸟兽长成,水中动物又开始孕育,渔师在这时又下令禁止使用大小渔网捕鱼,只是设陷阱,在陷阱中装设捕兽的装置,捕取禽兽,这样一来,不论鱼虾鸟兽都能有休养生息的时候了。如此都是为了积蓄物力,补足国家所需。那个时候,人们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贪得无厌,一味索取。比如,人们在山上不会砍伐树木所生的新芽;在草地里,也不会随意割取未长成材的草木;捕鱼时,禁止捕捞有卵的鱼和小鱼;狩猎时,要等到那些幼鹿等小兽长大后再猎捕;抓鸟也要先等那些鸟卵孵出,小鸟长成;就是对可食的虫子,也要留下卵和未生翅的幼虫。这样各种植物、动物才能生息繁衍,人们也才能有源源不断的食物供给啊。如果古人为了一时的痛快、一时的满足而不计后果,恐怕现在留给我们的就所剩无几了。现在鱼正在产卵,您不等鱼生长,又用这样的小孔网捕捞,大王这可是有些贪心不足啊。您是一国之君,如果下面的人效仿你的样子,更加贪婪,干脆把这潭水都抽干了不就可以把所有的鱼都捉到吗?但这样做以后这里还会有鱼吗?所以说,贪得无厌最终只会让自己,让子孙后代一无所获啊!”
从里革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不应该贪图眼前的小利,而应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
人的本性本就存在着美与丑两个方面,如果说贪得无厌是人的劣根性,那么能够自制就是人性的光辉亮点。谁都容易掉进贪婪的泥潭,唯有克制才是救助自己的绳索。时刻记得:贪婪容易,自制难。一时的获利或许会令你兴奋不已,但到最后,你会发现你终将一无所获。
据说某地农民为了抓捕偷食粮食的猴子,发明了一种捕捉猴子的巧妙方法。他们把一只葫芦型的细颈瓶子固定好,系在大树上,再放入大米。到了晚上,猴子来到树下,就把爪子伸进瓶子去抓大米。这瓶子的妙处就在于猴子的爪子刚刚能够伸进去,等它抓一把大米后,爪子却怎么也拉不出来了。贪婪的猴子绝不可能放下已到手的大米,就这样,第二天,农民把它抓住的时候,它依然不会放手,直到把那把米放入嘴中。因贪欲丧失理智的人就如同偷粮食的猴子,眼中只见利益,却对危险视而不见。
贪欲的最终结果是葬送自己。为蝇头小利铤而走险,最终葬送了生命的大有人在。因此,要活得长久快乐,最好戒除自己的私心与贪婪。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
孔子说:“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自己没有什么东西立得住脚。也不要怕没有知己,更不要怕没有人了解,只要能够充实自己,别人自然能知道你。”
人类的毛病之一就是相信自己很了不起,自信过了头也就容易骄傲自大。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不能忍受,大发“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之类的感慨。孔子就是要提醒人们不要怨天尤人,而要从自身努力做起。那些抱怨没有伯乐的人多半根本就不是千里马。所以孔子说一个人不怕自己没地位——他是说不要忧虑自己将来没有用武之地,而要忧虑人家拿什么来立你呢?这句话一针见血,不要老说人家不赏识你,那自己有没有真本事呢?是千里马就会有伯乐,是珍珠就会发光,范雎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范雎是战国末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他出生在魏国,原想周行天下,游说诸侯,但由于家境贫寒,没有钱打通关节,只好投在魏国大夫须贾的门下,等待时机。
一次,范雎随须贾一道出使齐国。齐王见他能言善辩,才华过人,就派人送给他十斤金子和牛肉等物。范雎坚持谢绝而不敢接受。须贾听说此事,以为范雎把机密泄露给齐国了。回国后,须贾向相国魏齐告发范雎泄露机密,魏齐不容分辩就把范雎抓来毒打。范雎肋骨被打断,牙齿被打落,血肉模糊,似乎已经死去。于是,魏齐让手下人用芦席把他的尸体包着丢在厕所的坑里,轮流把小便撒在范雎身上。可是世界上的事情很奇妙,也可能是尿刺激了范雎,他居然苏醒了过来,并对看守他的人说:“请你把我运出去,我一定重重地谢你。”看守同情范雎,向魏齐谎称已经把尸体扔到山里去了。范雎就这样奇迹般地脱险了。
秦昭王
此后范雎躲进朋友家里,并且改名为张禄。不久,经过几番周折,被秦国使者带到秦国。当时,秦昭王在位,大权被亲贵把持。范雎了解到国王同太后之间的矛盾,看准机会上书陈述方略。果然被昭王诏见,秦王还很恭敬地再三向他求教。看到昭王诚恳的态度,范雎畅所欲言,尽陈己见。在谈到秦国的外交政策时,范雎着重分析了连横策略,并认为其已经过时,远攻齐国尤其大错特错,他指出秦国的外交方针应该是远交近攻。他对昭王说:“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到一寸土地则王之寸也,得到一尺土地亦王之尺也。”昭王采纳了他的政策,拜范雎为相。
范雎做了秦的相国,还是叫张禄。魏国人不知道,还以为范雎老早就死了。魏国听说秦国远交近攻的方针,准备攻打韩、魏两国,急忙商议对策。于是派人去对秦国的决策人张禄行贿,请求秦国停止对魏国采取军事行动。这位使者正是当年迫害范雎的须贾。范雎听说须贾来了,觉得自己有了报仇的机会。他换上破旧不堪的衣裳,到须贾下榻的地方。须贾看见范雎,吃了一惊。但眼前的范雎寒酸、潦倒,也就没有紧张的必要了。
范雎装穷酸一点破绽也没露出来,反倒引起须贾的怜悯和同情,他送范雎御寒的衣物,并留他吃饭。范雎说可以帮他引见秦相张禄,还替须贾找来四匹马驾的高大车子,亲自为须贾执辔赶车,一直把车赶进相国公馆。当守门人告诉须贾,张禄就是范雎时,须贾吓得魂不附体,膝盖一软跪在地上,边叩头边求饶命。戏弄须贾一番后,范雎决定不杀他,打发他返回魏国。
范雎相秦期间,秦国大举进攻三晋。在攻打赵国时范雎派间谍带黄金万两到赵国进行离间,放出谣言说:“秦国最担心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做将军,廉颇老了很容易对付。”我们都知道赵括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纸上谈兵”的主角,根本不会领兵打仗。谣言传到赵王耳朵里,赵王正对廉颇坚守不战的策略不满,一气之下就做出决定,派赵括接替廉颇与秦国交战,赵王落入范雎的圈套中。秦国秘密命令白起为将,开始佯作撤退,然后出其不意地切断赵军退路和粮食供应线,致使赵军断粮四十六天。这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最终赵军四十万人投降。
范雎在秦国任相十余年,纵横捭阖,百千谋略信手拈来,一直受到尊重,是一位非常厉害的谋略家。
从范雎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就有你展现才华的机会,你的智慧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报怨命运的不公或者怀才不遇都是弱者的表现,上天给了我们很大的舞台,没有人可以阻止你前行的脚步。也许我们现在还很渺小,渺小到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的才华,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自己真的是一匹千里马就不怕没有伯乐赏识,困难都是暂时的。也许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抑或是机会还没有到来,不要因此而垂头丧气,曙光总在不远的前方。真正需要担心的是我们究竟是不是“千里马”,抓紧时间锻炼自己的能力比唉声叹气要实在得多。
谦虚,最高深的学问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
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论语·公冶长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强些?”子贡说:“我怎能和他比!他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
孔子说:“你是不如他,我同意你的看法。”
孔子最喜欢颜回,几次表示像颜回这样的人早死真是老天爷不公,人们常说的“由来才命两相妨”也不是全无道理,有很多天才都是英年早逝,否则还要有更大的成就才是。
孔子有一天大概很清闲,和子贡聊天。他说:“子贡,你说老实话,你自己觉得你和颜回哪一个厉害?”这是孔子在问子贡他和同窗颜回哪个人的学业好。子贡是一个非常聪明而且有自知之明的人,仿照子贡的回答,说:“哎呀,老师你饶了我吧。我哪里敢和他相提并论啊?你告诉我们一,颜回就能参悟到十。而我也就知道一二而已。”孔子说:“你啊,在学业上还真不如他。不仅你不如他,连我也不如他。”当然这是孔子的自谦语,但是不得不说颜回一定是一个悟性极高、道德极好的学生,做老师的人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子贡的精神,他自己也是成就很高的,非常有才华,品行也不错,但是他没有骄傲。这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反映,比如,还有几次他对孔子声誉的维护,他不允许人家说他比孔子的学问要好。换了今天的人,没准还巴不得有人恭维自己呢!正好顺水推舟,让自己得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美名。只要自己能出名,哪里还管得了老师的死活啊?
一般来说聪明人都容易骄傲,觉得自己就是天下第一,从来不肯低头。这是人类的通病,更是聪慧者常犯的错误,所以子贡的谦虚也就显得格外宝贵。
世人切不可如清朝的毕秋帆那样自满。乾隆三十八年,毕秋帆任陕西巡抚。赴任的时候,经过一座古庙,毕秋帆进乾隆庙内休息。一个和尚坐在佛堂上念经,有人报巡抚毕大人来了,这个和尚纹丝不动,只顾念经。毕秋帆当时刚四十出头,正是英年得志,自己又中过状元,名满天下,见老和尚这样傲慢,心里很不高兴。老和尚念完一卷经之后,离座起身,合掌施礼,说道:“老衲适才佛事未毕,接待疏慢,望大人恕罪。”
毕秋帆说:“佛家有三宝,老法师为三宝之一,何言疏慢?”
随即,毕秋帆上坐,老和尚侧坐相陪。
交谈中,毕秋帆问:“老法师诵的何经?”
老和尚说:“法华经。”
毕秋帆说:“老法师一心向佛,摒除俗务,诵经不辍,这部法华经想来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个‘阿弥陀佛’?”
老和尚听了,知道毕秋帆心中不满,有意出这道题为难他,于是不慌不忙,从容地答道:“老衲资质鲁钝,随诵随忘。大人文曲星下凡,屡考屡中,四书想来也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个‘子曰’?”毕秋帆听了不觉大笑,对老和尚的回答极为赞赏。
献茶之后,老和尚陪毕秋帆观赏菩萨殿宇,来到一尊欢喜佛的佛像前,毕秋帆指着欢喜佛的大肚子对老和尚说:“你知道他这个大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老和尚马上回答:“满腹经纶,人间乐事。”
毕秋帆不由连声称好,接着问他:“老法师如此捷才,取功名容易得很,为什么要抛却红尘,皈依佛门?”
老和尚回答说:“富贵如过眼烟云,怎么比得上西方一片净土?”
两人又一同来到罗汉殿,殿中十八尊罗汉各种表情,各种姿态,栩栩如生。毕秋帆指着一尊笑罗汉问老和尚:“他笑什么呢?”
老和尚回答说:“他笑天下可笑之人。”
毕秋帆一顿,又问:“天下哪些人可笑呢?”
老和尚说:“恃才傲物的人,可笑;贪恋富贵的人,可笑;倚势凌人的人,可笑;钻营求宠的人,可笑;阿谀逢迎的人,可笑;不学无术的人,可笑;自作聪明的人,可笑……”毕秋帆越听越不是滋味,连忙打断他的话,说道:“老法师妙语连珠,针砭俗子,下官领教了。”说完深深一揖,便带领仆从离寺而去。
著名的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学识渊博,然而他从来不会自满,他流传下来的名言警句有一句很有意思:“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一个人到了这样的成就还能谦虚得如几岁的孩童,真是难得。“谦受益,满招损”,这是古人留给我们这些后世之人的智慧。
如今整个社会风潮是讲究有个性、要自信,然而很多人将自信理解成了骄傲自大,这真是自己的损失。所以,我们要学会谦虚地对待一切,即使你很有才能,也不应该恃才傲物、骄傲自满。
乡原,德之贼也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论语·阳货
孔子说:“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贼。”
圣人微言大义,一言以蔽之,倒是孟子对孔子的“乡原”的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阐发。
在孟子·尽心下里,孟子引述了孔子在我们这里所说的:“乡原,德之贼也。”学生万幸便问:“什么样的人可以叫作乡原呢?”孟子回答:“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换句话说,乡愿就是那种一味做事圆滑的人。万幸并没有很理解,于是又问:“一乡的人都称他为老好人,他自己也到处都表现得像个老好人,孔子为什么还要说他是偷道德的贼呢?”孟子说:“是啊,这种人,你要说他有什么不对又举不出例来,你要指责他似乎又无可指责。他所做的一切都符合世俗,看起来还很忠信廉洁,很得大家的喜欢。但实际上,他的作为并不合于尧舜之道,所以说他是偷道德的贼。”
说到底,是因为这种好好先生四处讨好,八面玲珑,无论在什么事情上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不得罪人,结果使道德原则得不到伸张。又由于他是以老好人的面目出现,不像那些公开的坏人,所以,败坏了道德大家还不觉得,因此像偷道德的贼一样。
要说这种贼,在我们身边可多的是。拿原则做交易,拿工作当儿戏,圆滑世故,处处吃香。结果是升官发财,样样有望。你说他是贼,但他偷的是道德而不是现金,公安不能管,法庭不能上,又有谁能来捉他,谁能来审判他呢?
冯梦龙
明代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讲了一个“好好先生”的故事。说的是东汉末年有个叫司马徽的人,无论别人讲什么事,他一律都回答“好”。久而久之,别人送他一个“好好先生”的绰号。“好好先生”讲面子不讲人格,讲人情不讲原则,认为“坚持原则是非多,碰着硬茬麻烦多,平平稳稳好处多,拉拉扯扯朋友多”。这类“好好先生”所奉行的做人原则和处世哲学就是“好人主义”。
好好先生广泛存在于中国的山水城乡旮旯里。他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偶尔还隐藏在我们的灵魂之中呢!好好先生不但误己,还害人!他是成功的拦路虎,虽然他不凶神恶煞,但却是十足的笑面虎,使我们飘飘然,渐渐丧失进取心,最终一事无成,走向失败。所以,我们要走向成功,还必须不信好好先生,不做好好先生。
中国的春秋时代曾是百家争鸣、文化繁荣的昌盛时期。可自秦始皇统一之后,便严酷压制异己思想,实施愚民政策,谁敢说个不好,就是连坐、灭门。以后历代君主为了稳固江山,便沿袭了下来,使全中国的知识分子只能钻研几本儒学经典,来猎取功名,而不敢发出不同声音了。两千多年来的习惯影响至今,就造就了好好先生繁衍生息的沃土。从这个角度看,好好先生的滋生,正是由于儒家学说得到不正常的宣扬所致。
好好先生们没有自己的主张,脑袋似乎拴在了顶头上司们或专家权威们的裤裆上。上头说好,他们就说好;上头说不好,他们就忙于论证不好的理由,最后牵强附会,说上头的考虑实在英明。咳,还是一个好。这样的人,没有创造性思维,一贯唯唯诺诺,怎能不远离成功呢。他们的一生只不过是一些头头脑脑的附属品,而庸庸碌碌一辈子。上头兴,他们则兴;上头一倒,他们就树倒猢狲散,另觅新主了。
唐朝有个文学家叫苏味道,曾经官居相位,向来处事圆滑,模棱两可,人称“苏模棱”。他对人传授其处世经,叫作“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这种早就为孔子所唾弃的“好人主义”,时至今日,我们中的少数人仍然奉之为宝贝。在工作上,做“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团和气,表面上是“团结”了,可道德呢?良知呢?毋庸置疑,“好人主义”的危害是很大的,好人主义的盛行,使得正气不伸,邪气蔓延,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好人主义,就是没有原则,不分善恶,有意以“好”去讨别人欢喜,不敢得罪人。奉行“好人主义”的人,就要多一点私心,少一点公心;多一点俗气,少一点正气;多一点圆滑,少一点原则。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吾日三省吾身”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它启示人的修养应当清淡而纯净美好,近似春天般的温润,反省自身应当谨严,类似秋天般肃然。修养是每个人所必备的,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交往中无时不在。因为它是衡量人是否有素质的一个标尺。有人说有道德修养的人对待有道德修养的人,不算是真正的修养;有道德修养的人对待没有道德修养的人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修养。道德修养与所存在的环境有关,但与文化素质并无直接的联系。一个人的文化素质越高,不见得道德修养也高。
卫青像
有一天,汉代大将军卫青陪同家人外出,在街头碰上昔日的好友何包群。可是,何包群似乎没有见到他一样,径直从他的面前走过,竟然没有理会他。为此,整整一天卫青都是闷闷不乐的。儿子看出他的心思,对他说:“刚才,无疑是人多音杂所以何先生没有见到你而已,你怎么为这点小事就这样发愁呢?”卫青认真地告诉儿子:“是啊,做人就要每天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有做的不周全的地方,以便今后改正。何先生是个受人尊敬的学者,他竟然不同我说话,假如真是没有见到还罢了,假如见到了不理睬我,那一定是我有什么很大的过错,这是无疑的。”
直到几个月之后,一天卫青去参加一个宴会,后面有人拍他的肩膀,一看原来是何包群。询问之后方知那天真是没有看清他。何先生还戏言:“你躲在一帮老娘们的裙子里,我哪里能够看得见呢?”
对自己一天的行为做一个深层次的检查,不断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认识和发扬自己的长处,并不断激励自己,超越自己,从而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稳、更好,也更远。
在生活中,当事情突发时,如果没有道德修养的,也许无法保持平静的心情,使人失去理智,会出言不逊伤害了对方;如果有道德修养的,“存养宜冲粹,近春温”,也许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以理服人则双方表现得很自然也很平静。
在工作中,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能帮助你在工作中减少人际关系中的摩擦。否则,火药味浓烈,就会危机四伏。不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有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也可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这也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缘故罢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孔子说:“财富假如可以求取的话,即使是市场上的守门人我也愿意干。假如不可求取,还是干我所喜欢的吧!”
在人们的心目中,孔子是个有理想、有道德,主张“克己复礼”、“以仁治国”的圣人。但圣人也要吃饭,也要喝水,也要生活啊。孔子一直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和住所,周游各国如“隍惶如丧家之犬”,所以这位“圣人”,有远大的志向,同时也很清贫。
可以这么说,孔子的志向和他的清贫是成正比的。那么,是不是越有理想,就应该越清贫呢?是不是越清贫,就能越有理想呢?孔子对于金钱,或者说是对于财富观的看法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在孔子看来,贫穷不是他理想的社会,他希望人民富裕。借用继承了孔子的思想的孟子的话就是:往上说赚的钱足够孝顺父母,往下说赚的钱足够养活妻儿,在好的年景能一年都吃饱饭,在不好的年景也起码不会饿死。
问题在于,致富要走正道,要合于义,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用正当手段致富”。如果靠投机钻营、坑蒙拐骗来“致富”,那孔子是绝对不干的。如果是那样,孔子宁可吃粗饭,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孔子认为这种穷困生活中也有快乐。行不义之事而得来的富贵,在他看来好比天上的浮云。
冉有像
孔子的弟子冉有后来被孔子号召其他弟子“鸣鼓而攻之”,原因就在于他帮助鲁国的大贵族季氏搜刮民财,冉有做生意本身就有钱,但他不知足,有钱了还要更有钱,不知足你就用正经手段再赚啊,他却采取了“捞偏门”的不光彩手段,为自己捞取富贵,这不正是“不义而富且贵”,孔子自然是深恶痛绝的。
孔子不反对人们致富,认为这是人的正常要求。但他一是反对求“多”,如季氏富了还要更富,贪得无厌;二是反对以不义手段求富。在论语·里仁篇里,孔子明确指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意思是:发财做官,是人人所想要的。但是如果是用不正当手段得到的,君子是不接受的。
让我们看看,君子是怎么处理送上门的金钱的。
杨震
东汉名臣杨震是当时闻名天下的大学者,有“关西孔子”关誉。杨震客居异乡二十多年,一直是靠教书得来的微薄收入奉养老母。州郡闻其名,屡召不出,直到50岁时,在朋友们的劝说下,才应聘到州里任职,为官以廉能著称。杨震入仕之前家境窘迫,长期过着自食其力的清贫生活。他除了教授学生之外,还借种别人的一块土地,亲自耕耘,维持生计。当时的人都很敬重他,但他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从荆州调到山东任东莱(今山东莱州)太守,路经昌邑县(今山东金乡西北)时,昌邑县令王密特来参见。
王密是杨震在荆州时举荐的秀才,他为了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当天晚上趁夜深人静,怀揣十斤黄金呈献杨震。杨震批评他说:“作为老相识,我比较了解你,你怎么会不了解我呢?”
王密以为他假意推辞,便说:“夜里不会有人知道这种事情,请大人放心收下吧。”
“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没有人知道呢?快给我收起来!”杨震严肃地训斥了他。王密惭愧地收起金子拜辞而回。从此,杨震“夜畏四知,严拒私谒”的品德一直被后世赞美。
杨震是很有钱吗?不是,他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靠教书、种地生活。这说明他收入微薄,他是很需要钱的。王密送他黄金,以报知遇之恩,从道理上讲,杨震是完全可以收下的。别人也不能说什么,又不是行贿。况且,当时在场的只有他们两个,这收人财物的事儿也不会被传出去。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杨震认为,王密送金这种行为,是与他平常遵守的“仁义之道”相悖的,虽然我缺钱花,但不能违背了“仁道”,于是才坚持推辞了。说明真正的君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取之有道”。
孔子还说过这样的话:在世道清明的社会,一个人不能富裕,仍然贫贱,是一种耻辱。在政治黑暗的社会,一个人如果不甘贫贱,钻营富贵,也是一种耻辱。
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作为贫寒的读书人,除非你去攀缘权贵,钻营豪门,剥削百姓,或混个官儿当当,很难靠诚实和劳动致富。而孔子是绝不会折损了自己的人格去为五斗米折腰的,因此,他能够安贫乐道。
和孔子形成对照的,是他的两个弟子,一个就是冉有,投靠季氏盘剥百姓来谋取自身富贵。另一个就是大白天睡大觉的宰予,后来也为富贵投靠到齐国田常门下作乱。这两个人都受到了孔子的唾弃。
今天,许多人都在努力致富,甚至是挣大钱,发大财,这无可厚非。但我们在挣钱、赚钱时,不能不提醒自己,不要贪得无厌,更不要去赚昧心钱、黑心钱。像一些人造假酒、假药、假账等,钱是赚到手了,可伤天害理,最后自己也倒霉,甚至于触犯了法律,落得个身陷囹圄的悲惨下场,这是害人又害己!
这是一个容易让人迷失的世界,在追逐名利的时候,千万别迷失了原本善良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