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受益,满招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论语·泰伯
孔子说:“即使一个人具有周公那样完美的才能,只要骄傲而悭吝,其余的才能也就不值得一看。”
有人总觉得自己有才干,狂一点儿,傲一点儿,对人不好一点儿,都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古人不是说过吗?大丈夫成大事不拘小节,我既然有才,肯定能成大事,跟那些谦虚谨慎的人,理所应当有所区别,不然怎么能体现我与众不同呢?你们跟随我,或者是想重用我,就得忍受我的脾气,迁就我,谁让我有本事呢?
孔子的看法跟这种人的恰恰相反。孔子说,你再有才能,再完美,只要自己骄傲,对别人吝啬,也不值得一看。有才能,却骄傲,不足取;有才能,却吝啬,也不足取。
项羽
当年项羽武艺何等了得,却“骄且吝”,要给部下封官了,官印拿在手里,左摸右摸,都快把棱角摸秃了,还舍不得给部下。难怪打不过刘邦——人才都跑刘邦那里去了。为什么?刘邦大方!韩信要做“假齐王”,刘邦说:大丈夫干吗做假王,要做就做真的!封韩信为真齐王。当然,刘邦的大方也是别人提醒的,不过刘邦知错就改,说明他不那么骄傲。所以,楚汉相争,最后是刘邦的“汉”胜利了。
曾子曾经说过:“自己才能高,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学识丰富,却向学识不多的人请教。有才能,却像没有才能的样子;学识很充实,却像学识空虚的样子。别人触犯自己,自己并不与之对抗。从前我的一位朋友就这样做了。”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做个谦虚的人,对自己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三国人物当中,曹操最强的对手是刘备。从个人能力上来观察,刘备确实是没有多大能耐,曹操参战的获胜率为八成,而刘备只有两成,可以说是败多胜少。结果曹操顺利地扩充势力,而刘备却时沉时浮,举兵二十年后仍无建树。为什么最终刘备能成为曹操最强的对手与之抗衡多年呢?
根本原因在于刘备拥有一种弥补个人能力不足的秘密武器——谦德。刘备聘请诸葛亮为军师时,不惜三次亲自到诸葛亮的茅屋去请他。当时两个人地位相差悬殊,刘备虽然在争霸的过程中不太顺利,但是也颇有名望。刘备竟然会特地三次造访孔明,以崇敬的态度请求孔明做他的军师,及至在孔明应允之后,又马上将全部作战计划等国家大事都委任于他。这实在是最彻底的谦虚态度以及深切的信赖。
刘备不仅对孔明一人如此,对其他部下也是同样。当赵云从敌人重围中冒着性命救出太子阿斗之后,刘备不是像常人那样欣喜若狂,而是生气地将阿斗扔到地下,感叹地说:“几乎因为你折损了一员大将。”这种举动,又怎能不使部下感动而誓死效忠呢?
刘禅
临终前刘备曾经留给幼主刘禅一封遗书来训诫他,其中有“唯贤唯德,能服于人”两名句。“贤”指聪明,“德”指仁德,德可谓人之所以为人的魅力所在。如果在位者缺少贤德,便无法推动臣下。刘备又说:“你的父亲是一个缺乏贤德的人,你千万不要像我一样。”刘备认为自己没有德,实际上是他的自谦。
到了晚年刘备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这种成就与其说是刘备自己的才智所获致的,不如说是来自部下们的奋斗更恰当。像孔明、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甚至可以为了刘备赴汤蹈火而在所不辞。他们之所以这样的忠心耿耿。完全是因为刘备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尤其是谦德。
上面说的是刘备谦虚受益的故事,下面我们来看看,关羽是如何因骄傲害死自己的。
公元219年秋天,一代名将关羽率军攻魏,并用大水淹没了魏将于禁、庞德的7000人马,乘胜进攻曹仁把守的樊城。当曹操闻报后大惊失色,几欲迁离许都以避其锋芒。一时间,关羽声振华夏。
关羽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骄傲自大。当时关羽的驻军大本营荆州位于魏、蜀、吴三国之间,是南北交通咽喉之地。赤壁大战后,曹操、刘备、孙权各自占有荆州的一部分,其中刘备占有荆州的大部分,孙权出于联合刘备共同抗击曹操的军事需要,还把南部借给了刘备。因此,荆州实际上是在刘备控制之下。
刘备入川后,荆州交由大将关羽镇守。关羽性情自傲,看不起东吴,时时出言贬低对方。当东吴孙权派人向关羽之女为其子说亲时,关羽竟说“虎女岂配犬子”,大大地激怒了孙权,导致了吴蜀联盟的破裂,为自己埋下了隐患。后来东吴图谋荆州,守将吕蒙为了麻痹关羽,故意借治病为名退回京都建业,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陆逊接替自己。陆逊文武双全,到任后立即派使者带着他的亲笔信和一份厚礼去见关羽。
陆逊在信中对关羽大加吹捧,对自己百倍贬损,并再三致意关羽多加关照,蜀、吴两家永世和好。关羽读罢书信认为陆逊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书呆子,收下礼品,放声大笑,随后下令,把防范东吴的军队全部征调到樊城前线去了。
关羽
关羽的骄傲自大,对外不但看不起对手,对内更是不把同僚放在眼里。名将马超来降,刘备封其为平西将军,远在荆州的关羽大为不满,特地给诸葛亮去信,责问说:“马超能比得上谁?”老将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关羽又当众宣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他目空一切,盛气凌人,其他的人就更不在他眼里,一些受过他蔑视侮辱的将领对他既怕又恨。
这一切都为其埋下了失败的祸根。果然,当关羽收取樊城、胜利在望时,忽然得报孙权偷袭自己的后方,并且攻取了公安、江陵等地,关羽慌忙撤军,企图回师江陵。但吕蒙老奸巨猾,他攻占公安、江陵等地后,对蜀军家属加倍关照。蜀军将士得知家属平安,一个个离关羽而去,投降了东吴。关羽回天乏力,败走麦城,被吕蒙设计斩杀。荆州从此落入东吴手中。
关羽多有才能啊,正如戏文里唱的“汉寿亭侯,青龙偃月神鬼皆愁,白马坡前诛文丑,在古城曾斩过老蔡阳的头”,当之无愧的一代名将,只因骄傲自大、轻视敌手而导致兵败、地失、身亡,一世英明付之流水,其教训何等惨痛!我们应该牢牢记住,借以警示自身。
谦虚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文化的象征,你表现谦虚的时候,不仅是体现了自身的高素质,也展示了国人的内涵。
谦受益,满招损。勿以己之长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须知五岳之外,别有他山之尊。我们应该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
敏言慎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不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在论语里,有许多关于说话的论述。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认真对待说话这件事。一个人善于言辞,口才好,就能把自己的工作生活安排得有趣而且愉快,不仅使自己快乐,也使他人快乐。拥有良好的口才,就会赢得令他人羡慕的机遇,就会受到上司的赏识、同事的尊敬、下属的爱戴、客户的信赖。
孔子十分重视说话。他说:“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意思是:侍奉君子常犯的过失有三种:不该说话的时候而说话,这叫急躁;该说话而不说,这叫隐瞒;不看脸色、情况而说话,这叫盲目。这句话指出了说话的三种过失,我们要尽量避免。
论语·子路第十三记载:
定公问:“一句话便可以振兴国家,有这样的事吗?”
孔子回答说:“不可以这样去期待语言呀。人们常说,做国君艰难,做臣下也不容易。如果知道做国君的艰难,不是这一句话就可以振兴国家吗?”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丧失国家,有这种说法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这样去期待语言呀。人们常说,我做国君并不快乐,只是没人敢违抗我的讲话罢了。如果讲得好,没人敢违抗,那不是很好吗?如果讲得不好,也没人敢违抗,那不就是一句话便可以丧失国家吗?”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这就是语言的力量,语言的威力,不能不谨慎对待。所以孔子提倡:“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是说,君子常常想要嘴笨但处事精明。为什么呢?因为,你说了话做不做得到呢?而且,你一说话,别人就知道你的水平修养的高低,知道了你的真实想法,所以言语不可以不谨慎。
毛主席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一个叫李敏,一个叫李讷。敏、讷两个名字就出自“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格言,选取这两个字做名字,显然寄托着毛主席的一种希望,说话谨慎,处事精敏。
世界上最没有用的人就是只会说大话的人,而且这种人还是最令人讨厌的。老百姓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讽刺这种人:马吃石灰———张白嘴。一嘴石灰的马看似过得不错,但实际上惨得很,没得什么实惠——连自己的肚子都混不圆。嘴上光彩有什么意义呢?实际上,那些只会神吹、只会讲大话的人比吃石灰的马更惨、更讨厌,这样的人不仅耽误自己,而且也危害事业。
世界上最危险的人也是那些喜欢说话的人。俗话说“言多必失”,人不可能每句话都讲得很高明、很周到,十句话九句都讲得好,最后一句讲岔了,就可能结怨生事,轻则招人厌恶,得罪人,重则带来罪名,丢饭碗、丢性命。这里,固然也有讲话的人讲得不对的,但更多的是这些话揭露了真相,戳了人家的痛处。封建社会里,每个朝代都有“言官”、“谏官”,但那些敢提意见的,又有几个讨了好的!早在两千多年前,韩非就做了一篇说难,专门论述出主意提意见无论如何不容易做好。韩非自己,就因为把那些国君用来整人、对付人的阴险的帝王术讲出来了,揭示了不传之密,暴露了才干,才被人毒死!这样的教训积累得多了,干脆有人传下做官六字真言:“多磕头,少说话。”
在现代,出主意提意见又何尝是件容易事,你从正面提建议,别人说你表现自己,怕你超过他;你从反面提意见,那更是直接结怨树敌,自己损害自己。所以,聪明人总是少说话,少用嘴,多用耳,多用心,慎言多思。
民无德而称焉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论语·季氏
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有的人死了,轻于鸿毛;有的人死了,重于泰山。贪官死了留下的一堆财宝就是粪土,廉洁的人去了,清清白白却被人长久地纪念。
孔繁森在进藏以后,原定由他担任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当地党委考虑到他年轻能干,征求本人的意见后,派他到海拔更高的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的3年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访贫问苦,和当地群众一起收割、打场、干农活、修水利。1981年,孔繁森奉命调回山东。
孔繁森
孔繁森在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的情况下,仍然克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为了发展当地教育事业,他跑遍了全市8个区县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过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因西藏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送给急需的农牧民。一个医药箱虽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对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却往往是性命攸关。
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到任仅四个月的时间,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
孔繁森对于分管的卫生和民政工作也同样投入,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三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
1992年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继续留在西藏工作,面对人生之路的又一次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阿里地处西藏自治区的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的面积相当于两个山东省,而人口仅有六万,地广人稀,这里长年气温零摄氏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四十多摄氏度,每年7至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都望而却步。
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他深入调查研究,求计问策,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不到两年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外出时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个人影。他们饿了就吃口风干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旅途中虽然艰苦,孔繁森却充满乐观,并风趣地对随行人员说:“快尝尝,这是上等的矿泉水,高原没有污染,等我们开发出来了,让外国人花美元来买!”
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功夫。为此,他带领有关部门,亲自到新疆塔城进行边贸考察。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他牺牲后,受到全国上下的高度评价,不少中央领导为此题字缅怀,很多老百姓自发地祭祀他。
相传,汉字是神传给人的,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工具,从构成的角度来看,它也不仅仅是象形,它其实有很深的道德内涵,汉字本身的结构里已经包含了什么是“道”与“德”,什么是“对”与“错”在里边了。举例说:道德这个“德”字,就代表着古代中国人对传统道德的理解。
孔繁森就是个有“德”的人,他用实际行动去帮助人民,爱护人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体恤群众,所以人们也拥戴他、尊敬他!
海纳百川,无欲则刚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论语·公冶长
孔子感慨地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贪欲太多,怎么可能刚强呢?”
林则徐有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容乃大,出自尚书。无欲则刚,出自论语。
孔子说“无欲则刚”,此言不虚。如果我们在某一方面有欲望,那这种欲望就有可能被别人所利用。如果贪色,有求之人就可能诱之以色;如果爱财,别有用心之人就会诱之以财;你喜欢什么,他就给你什么。当看到鱼儿因贪吃而上钩,我们会笑鱼儿太痴。但假如我们不能抑制自己的欲望,我们同那些鱼儿其实也没有什么两样。
清朝乾隆年间大贪官和坤,官至大学士,想当初招权纳贿,声势显赫,后受参劾,被赐死后,衣带中还留有一首七绝诗:“五十年前幻梦真,今朝撒手撇红尘。他时睢口安澜日,记取怀才误自身。”和坤的临终“绝唱”是一种迟到的醒悟,对国家和自己都于事无补。
被人们称为“三光书记”的一位贪官,在担任一个县的县委书记期间,“把官位卖光,把财政拨款捞光,把看中的女人搞光”,那不是无尽的贪欲是什么呢?人不可能一点欲望都没有,像个木头人,但是不能有过分的欲望——贪欲。没有贪欲,就可以做到“软硬不吃”,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至大至刚。而一旦有了贪欲,不是“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就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哪里还算什么刚毅的男子汉呢?
孔子认为贪欲太过强烈的人不免为私利屈己,所以绝做不到刚。不过,历史上,也有许多人做到了刚强。东汉时的董宣就是一位。
当时董宣任洛阳令。东汉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有一奴仆杀了人,在湖阳公主包庇下逍遥法外。
董宣一次拦住公主车驾,命奴仆下车,就地正法。公主便向光武帝申诉。光武帝大怒,召董宣,要用竹板将他打死。董宣说:“陛下今日纵容恶奴杀好人,又如何治理天下?我不需竹板打,请让我自杀。”说完,头撞柱子,血流满面。
光武帝连忙叫宦官拉住他,让他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坚持不叩,光武帝就叫宦官强按他的头,董宣两手撑地,就是不低头。光武帝实在没办法,只好作罢。董宣由此得了个“强项今”的美称。以虎门销烟闻名中外的清朝封疆大吏林则徐,便深谙“无欲行自刚”的道理。他以“无欲则刚”为座右铭,历官40年,在权力、金钱、美色面前做到了洁身自好。他教育两个儿子“切勿仰仗乃父的势力”,实则也是本人处世的准则。他在自定分析家产书中说,“田地家产折价三百银有零”、“况目下均无现银可分”,其廉洁之状可见一斑。他终其一生,从未沾染拥姬纳妾之俗,在高官重臣之中恐怕也是少见的。
像林则徐、董宣这样的人,都可说是“刚”。人类的一切烦恼都源于贪欲,因为贪欲是无限的,而能得到满足的贪欲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一生烦恼不断。他们之所以能做到“刚”,是因为他们心里没有那么多的贪欲,或者说能克制自己的贪欲。例如说董宣,对方即使是公主,我不求官,我不求财,我只求法律公道,我凭什么怕你啊!做人不能没有这种“刚”,否则,就是软骨头,就不能立于世上。
做官经商,都要克制自己的欲望。经商就怕一开始就在心中膨胀出一个很大的贪欲,这会使人变得浮躁,而不会脚踏实地赚钱,或者说因为贪欲,而不遵守自己经商的原则,总想着一口气吃个胖子。企业家是不能缺乏实干精神的,任何的怠惰都可能导致经济上的损失。没有天生的百万富豪,要想开创一番大事业,就必须亲力亲为,戒贪戒躁,从最基本的做起,经受最艰苦环境的考验。只有这样,你才能经垒土之末,成千尺高台。
有的人,就是抓住了人性中的贪欲做文章,使得一些企业家贪小便宜吃大亏,上当、上钩,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这样的企业家,已经失去了“刚”的勇气,“刚”的凭借,只能任由别人,以蝇头小利牵着鼻子走。
每个人为政、经商、求学、生活都有自己的原则。只有克制自己无限膨胀的贪欲,才能做到坚守原则,才能做到“刚”,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最终刁能成就事业。我们所应拥有的“刚”,是在大是大非上坚持真理、坚持原则日习“刚”,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不管具体对象,都一概犟脾气,一概固执己见,一概认死理、不退让。
生活中,与人相处,原则问题,当然应该刚硬坚持,寸步不让,但非原则问题,大可不必“一根筋”、犟到底,也不能“得理不饶人”。这样做,除了把人际关系搞僵,让本可换个方式解决的问题走入死胡同,又有什么好处呢?
好刚,没错,但还要好学,知道什么情况下应该“刚”,什么情况下则需要“柔”,需要灵活。性格刚强的人,要注意避免自以为是,刚愎自用,骄傲粗暴,固执己见。只有刚柔相济,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
君子有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应该警戒自己:年轻时,血气未定,应在迷恋女色方面警戒自己;壮年时,血气正旺,应在争强好斗方面警戒自己;年老时,血气已衰,应在贪求名利方面警戒自己。
孔子一生中备受冷遇,历经劫难。但他却长寿,活到73岁。在古代,人类受医药诸方面的限制,无法战胜疾病,再加上物质条件落后,故“人生七十古来稀”,那么,孔子是怎样在逆境中得享古稀之龄的呢?
孔子非常注意心理上的健康,他说君子有三戒——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贪。在孔子看来,少年正是生机勃勃的时候,一切刚刚开始,离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外表虽然已经像个大人,但肢体骨骼还未真正长成,血气轻浮,不够牢固,此时正要注意加强营养、巩固身体。然而这个时候的青年由于自制能力较差,意气用事,做事全凭冲动,因而容易受到外在的诱惑而伤害自己。
时下逐年上升的青少年犯罪率,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社会在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的同时,也制造了太多的诱惑,如各种仿真的游戏玩具、随处可见的三级网站、赌博娱乐、色情加暴力的影视轰炸。这些即便是成年人都难以抵挡,更何况自控能力还比较弱的青少年了!
青年戒色,不仅仅是说“不要因为禁不住色诱而犯罪”,也有“节欲”的含义。现在的青少年生理成熟远远早于心理成熟,很多人都有不得为之的事情,或者说难以把握的事情,令他们无法理智地思考和控制,而且,越是父母应该监督的事,还越背着父母——父母知道了,肯定完蛋了。这样,就更缺乏有人劝阻。古时“医圣”孙思邈就曾经说过:少时纵欲虽取得一时快意,但因为精髓竭绝,终会成短命鬼。
孙思邈石像
事实也证明,这些告诫与现代医学的观点基本相同,并非危言耸听。人在少年时期,身体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阶段且刚刚具备生殖能力,此时肌体中的各个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并缺乏自控能力。在此时期过早地介入性生活,非但不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而且对一生的健康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据史料记载,明朝皇帝朱载因少时纵情施欲,36岁就死了。清代皇帝同治,年纪轻轻之时就对众多宫室贵嫔感到不满足,竟微服私下与妓女行乐,也过早去世了。男女之间如果过分地贪欲,很多人只到三四十岁,身体就毁掉了。有许多中老年人的病,就因为少年时的不知自控,没有“戒之在色”而种下病因。所以,少时纵欲不仅有悖于养生法则,亦悖于房中之主旨,无疑是应该戒绝的。
孔子认为,人在中年时要戒斗,就是不要逞强好胜、好勇斗狠。人到中年,身强体健,精力充沛,总想着大有作为,大干一场,及早建立一番功业。但是孔子告诫中年人,身体好固然可以想着去建功立业,但不要一味地好勇斗狠。这话很有深意。人在身体健壮的时候,通常对自己都很有信心,遇到不顺的事情不情愿低头,往往容易与人争执,甚至因小失大,更有甚者送了性命。
人在中年时代对钱财的需要是最多的,同时,人在中年时代的精力和智力也是最充沛的,因此争斗最激烈,也最容易出问题。千万别“不蒸馒头争口气”,所以孔子让中年人戒“斗”。
人进入老年时期,开始气血两亏,身体不济,死亡的临近使他们对生命充满依恋。在这种内心恐慌的促使下,往往会拼命地试图抓住所能拥有的一切。对生命的贪恋造成了行为上的南辕北辙——精力和体力都被这种贪恋消耗掉,更快地走向死亡的不归路。所以孔子讲老人要戒贪。许多大半生都很成功的老人晚节不保,原因就在于此。
有的老人贪钱,而有的老人贪的是权。晚清的李宝嘉写了一本小说官场现形记,其中描写一个做官的人做上了瘾,临死时躺在家里床上,已经进入了弥留状态,这时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意念:还做官,还要过官瘾。于是两个副官站在房门口,拿出旧名,一个副官念道:“某某大员驾到。”另一个副官念道:“老爷欠安,挡驾!”
的确有许多像官场现形记中描写的这一类官迷。离了官位,就活不下去了。在位的时候,下属前呼后拥,百般奉迎,自己威风凛凛,生龙活虎,退休下来以后“人走茶凉”,门前冷落车马稀,大家也不再把他高看一等,在家就闲得发愁、发烦、发慌,甚至因此憋出了病,憋没了命。
还有些人,已经很有钱了,却还是拼了老命去赚更多的钱。别人想不通,问他为什么这么“要钱不要命”,他回答:“正因为年纪大了才拼命赚钱,如果再不赚,就没多少机会了,我要给儿孙留够一千万。”
这些老年人,不管是贪钱、贪权、贪名……都是太过看重自己曾经、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舍不掉,放不下,忘不了,不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看了这些人的表现,越发觉得“老年戒贪”的修养太重要了,岂止是为名为利而已。人生能把这些道理看得开,自己能够体会得到,就蛮舒服,否则到了晚景,辛苦一生,却连自己的后事都没安排好,也太痛苦了。
孔子讲的三戒如同人生三个关隘,闯过去便是踏平坎坷成大道,闯不过去便是拿到了一张不合格的人生答卷,轻则半生虚度,重则一生荒废。无论人处于什么阶段,这“三戒”的内容都应当牢记心中,以“礼”约束,用“理”的缰绳去约束情感和欲望的野马,达到中和调适,便能顺利走过人生的关口。
道听途说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
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有德行的人应该抛弃的。”
一个传闻,入乎耳,出乎口,不经过考证和内心思考就说出去,实在是轻率,不负责任。现实中,真正明智的人是不会相信它的,而真正有道德的人,也不会去为之煽风点火的。但不幸的是,在现实中流言蜚语却总是具有非同寻常的杀伤力。
战国策中有一个“三人成虎”的故事。
战国时,魏国有一叫庞葱的重臣。有一年,他奉命陪世子到赵国都城邯郸做人质。出发前,庞葱对魏王说:“大王,如果有人告诉您,街市上有一只虎,您相信吗?”老虎招摇过市,魏王当然不信,便回答:“怎么可能有这种事?寡人不信!”庞葱又说:“如果又有一个人告诉您,街市上果然有一只虎,那大王信吗?”魏王想了想,说:“嗯,这就值得考虑了!”“如果再有一个人说同样的话呢?”“嗯,如果三人都这么说,那应该是真的。”听完魏王的回答,庞葱说出了说此话的真意,他说:“事实上,街上并没有老虎,只是以讹传讹而已,大王何以信之呢?是因为说的人多了。现在我与世子,背井离乡,去远在千里之外的赵国当人质,我们在那里的情况大王无法准确了解到,说不定会有人传出‘市有一虎’般的谣言,大王难道要相信吗?所以为了保证世子将来能顺利回国继承大统,请大王先请三个人传言大众,说我只是离开了都城,并不是去邯郸。”魏王不以为然。庞葱陪世子去赵国做人质后不久,便有人暗中中伤庞葱,说他企图拥立世子,怀有贰心,图谋不轨。说的人多了,魏王居然信以为真,命世子归国,而庞葱也不再被重用。
庞葱事先已给魏王打了“预防针”,也难逃“众口铄金”的命运,可见流言的破坏力之大。
战国策中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孔子的弟子曾参,以孝闻名。他住在费邑时,有一个同名同姓者杀了人,有人误以为是曾参所为,议论纷纷,谣言很快传到曾母那里。
当时曾母正在织布,便停杼正色道:“我儿不会做那种事!”不久又有人来说:“曾参杀人了!”曾母依然镇定如故,不予理睬。后来又有人来说同样的话。这时曾母终于不安起来,急忙开始收拾东西,准备逃走。
大众都有“从众心理”,觉得大家都在传说某事,那这事看来假不了,无风不起浪嘛。正是因为这种心理,流言传得特别快,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道听途说的事情,绝大部分的真实性都应该大打折扣,相信这一点是没人怀疑的。但偏偏还是有很多人喜欢传播这种小道消息,摇鼓唇舌,飞短流长,看着闹得满城风雨,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兴奋。这种人的心理行为,起码在此时是很卑劣的。听信流言、传播飞语的害处,轻则歪曲事实,重则软刀杀人。这种行为,无论是从道德还是从现实中做人来讲,都是应当摒弃的。